短短一年,钱凯港已牵起辐射拉美的网络

2025-11-14 15:30  观察者网

11月14日,是钱凯港正式开港的周年纪念日,短短一年内,这座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约80公里的深水港,已成为亚拉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就在最近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秘鲁的新鲜蓝莓和精品咖啡豆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这些展品经历23天海上航行,从钱凯港直达上海洋山港,这只是钱凯港成绩的小小缩影。

物流革命重塑亚拉贸易格局

钱凯港的开港彻底改变了亚洲与南美洲的贸易物流模式。过去,亚洲至南美货物需绕行北美和巴拿马运河,运输时间长达33天以上。如今,上海港至钱凯港直航航线仅需23天,大幅缩短10天,物流成本降低约18%。

"现在,蓝莓和牛油果从秘鲁产地到上海餐桌只需31天,较以往缩短13天;国产新能源汽车从上海工厂运至秘鲁利马4S店仅需30天,比去年缩短7天。"中远海运集运副总经理钱明表示。

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的商务拓展负责人阿隆索也指出:"尤其是秘鲁水果,过去运至亚洲需35至40天,现在直航仅23天,这对芒果、蓝莓等短保质期产品是革命性的变化。"更快的速度已成为亚拉陆海新通道的常态。

效率提升带来的是贸易额的显著增长。上海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钱凯-上海"航线进出口货物达15.4万吨,货值39.7亿元。秘鲁海关数据同样显示,今年前9月,钱凯港出口贸易额达6.03亿美元,进口贸易额达9.84亿美元,累计创造税收约6.97亿秘鲁索尔。

目前,上海港-钱凯港航线月均开行约6班,未来将进一步加密,助力深化两国贸易。

辐射网络助推区域协同发展

开港一年来,钱凯港已开通3条干线和4条支线,形成覆盖拉美多国的辐射网络。集装箱吞吐量超27万标箱,处理散杂货约136万吨,超出预期水平。港口服务范围可达墨西哥、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智利、巴西、玻利维亚等多个拉美国家,区域分拨中心的门户功能持续增强。

例如今年7月,钱凯港至秘鲁南部城市阿雷基帕支线开通,这给邻国的贸易也带来了新机遇。中远海运集运秘鲁公司总经理罗霈杰介绍:"秘鲁与巴西接壤,过去巴西西部阿克雷州的冻肉经东海岸港口出口,陆上运输距离超4000公里,现在向西走支线运至钱凯,陆上运输距离仅约1300公里。"他表示,自支线开通以来,该航线运输量已近800个标准箱,订舱量持续增长。

除了传统的集装箱运输,钱凯港还创新推出"滚装+件杂"双擎运输模式,精准匹配南美市场的特种货物需求。新通道开通以来,中远海运已服务超20家商品车、工程机械企业客户,钱凯流向承运车辆累计超1.2万台,有力支持"中国制造"走向世界。钱凯港已成为东风、江淮、吉利、中联重科等中国品牌进入秘鲁及拉美市场的重要门户。

例如在巴西,通过构建"海运快线+保税仓储+区域空运"的海空联运新路径,电商货物经海运抵达钱凯后可进入保税仓暂存,随后根据订单情况经利马机场空运分拨至拉美各国。中远海运南美公司总经理戈和悦表示:"今年8月,首批货物成功运抵巴西圣保罗,电商平台响应时效相比之前提升80%,综合物流成本降低了50%。"

可持续发展引领未来合作

作为南美首座绿色智慧港口,钱凯港以绿色低碳与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全港设备电气化、100%绿电供给、全流程数字化运营等,构建源头-过程-末端一体化低碳链。港口配备了6台远程控制岸桥、15台自动化轨道吊及50台智能集卡等先进设备,实现从船舶靠泊、码头运输到堆场作业的全流程智能管理。

在进博会期间举办的"从钱凯到上海: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合作与发展推介会"上,钱凯港首份ESG报告《钱凯港ESG蓝图:共建绿色、智慧与韧性未来》正式发布。报告显示,钱凯港从建设到运营,始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运营管理和企业文化之中。

港口深度践行可持续理念,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育,守护湿地生态与濒危鸟类栖息地;建立综合气候风险应对机制,保障极端天气下港区内安全与民生;落实噪音及污染物防控,实现废水、固废规范化管理。

与此同时,中远海运集团与多方签署了5项合作协议,涵盖贸易拓展、智慧港口建设、农产品预检溯源、新能源产品出口及汽车供应链合作等领域。合作方包括中检集团、上港集团、上汽集团、隆基绿能、奇瑞国际等知名企业,旨在共同构建端到端全链服务,推动亚拉贸易深化发展。

秘鲁出口商协会副主席拉斐尔·德尔坎波透露,钱凯港第二阶段投资已启动,投资额超13亿美元,未来将直接对接亚洲市场,助力百余家秘鲁企业成为对华直接出口商。

今天,从钱凯港的起重机到进博会的展台,从秘鲁的沙漠蓝莓到中国的消费市场,这条新通道正承载着无数企业的梦想与机遇。这座年轻港口正以蓬勃姿态,向世界展示着"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