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舆情不断,大学该如何应对舆情?一文解析

2025-09-08 10:04  头条

近日,武汉大学开学典礼部分白色座椅靠背粘贴红色圆形标签引发争议。

对此,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发布情况说明:为引导师生按设计的造型图案准确入场就座,工作团队在部分白色座椅和蓝色座椅靠背上,用红色、黄色等不同颜色和圆形、五角星形等不同形状的标签进行了分类标识,其中部分白色座椅靠背所贴红色圆形标签,引发了误读。我们对此深表歉意,今后将更加注重工作细节,提高工作严谨性。

最近几个月,武汉大学可谓深受舆情之困。而根本的原因是,学校在应对舆情时,没有坚持依法依规、有理有据的应对原则,于是进退失据。大学回应舆情,要坚持舆论的归舆论,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既维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又回应舆论的关切。要避免被舆情牵着鼻子走,也要避免在舆情汹涌时采取不调查、不回应的"鸵鸟政策"。

武汉大学的舆情应对,就存在先被舆情牵着走,后又拖沓应对的问题。据封面新闻报道,7月25日,武汉市经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涉事男生在图书馆内的行为不构成性骚扰。而肖母称,"武汉大学相关负责人多次明确表示,可以排除性骚扰,如果认定性骚扰,会在通报中明确写出来。记过处分,是为当时的舆情降温,是应急处理措施。"一所大学,在给予学生处分时,必须坚持法治原则,要调查清楚当事学生有怎样的违纪违规行为。仅仅为了给舆情降温,就给予学生处分,这是对当事学生严重不负责的。这是典型的被舆情牵着走,实行"舆情治理",而不是"依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