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加沙未来路径概率预报图

2025-09-26 10:20  头条

"这么大的台风,会不会影响回家的路?"这是不少人最近问的。台风每次靠近,大家最关注的还是安全,还有天气影响的细节。今年的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经进入南海,风力达到16级。这种强度,给广东和海南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广东阳江附近海域,早上气象站就报出风速信息,地址具体到东经114。3度,北纬21。1度。风暴核心离陆地不远,预计今天傍晚到夜里在台山到湛江一线登陆。登陆时风力可能还有13到15级,风眼移动速度每小时20公里左右。强台风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风雨交加,交通、居民生活都要跟着变化。

琼州海峡的风越来越大,上午风力已经升级,阵风最强能去到12级。晚上风力会缓慢减弱,后天如果风势终于下来,海峡船只或许才开始恢复航行。海南岛北部、东西海岸和儋州一带,风力各有高低。澄迈、临高到海口之间,浪已经越来越大,渔民早早停工。文昌到琼海、万宁一带,白天和夜里风力都强。相反,南边三亚、乐东几个区域,上午还是5-6级,等到下午风力升到8级以上。

海南各港口台风三号球没变,港口已连续数小时严密巡查,管理人员看着一波又一波的海浪。大家守着岸边,加固船绳,搬运货物提前完成,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很多时候风球没变,说明台风还在持续影响这一带,所有生产和运输只能暂停。

雷州半岛风雨快速变化,昨天和今天凌晨很多小区窗户都被风吹得响,农田里的积水越来越高。家里老人晚上一轮一轮查水电和窗户,一层楼基本都贴好了胶条和木板。这种紧急的准备方法,就是把影响降到最小。

气象台预测,"桦加沙"登陆后强度会持续下降,风速一步步减弱。风眼在雷州半岛附近活动后,会继续往西移动。这时海口等地刚刚经历强风暴,又要应对持续降雨。农民说这两天田里的水渠完全满了,鱼塘护栏加固次数更多。内涝风险增加,抢修队也不得不昼夜巡查。

台风期间,海温比往年高了0。5度,有数据支撑今年台风更频发。

今年连发强台风,还有一个新台风叫"博罗依"。24日清晨,菲律宾以东海域生成,风力8级,风圈半径达100公里。移动方向向西,27日抵达南海。这段时间风力会越来越强。气象资料显示,"博罗依"名字源自泰国甜品,这种台风不会比前一个弱多少。刚生成时风力还低,一旦进南海,高温海域会迅速供能,为台风升级加码。渔民计划推迟出海,海上运输整段时间都停滞,实际影响比先前预料还要明显。

有些地方变化更加剧,最突出的还是岛屿、沿海村镇。比如西沙群岛、南沙群岛附近海域,风速维持在6-7级,阵风时更高。岛上居民早已收拾好重要物资,摆放在屋角,怕洪水冲进院子。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出岛补给也受到影响。岛上的渔民说,只能靠着提前囤积的方便食品撑着渡过风暴期。

本地气象台每三个小时滚动更新信息,用短消息、广播和路边屏幕同步发布。渔民、农户要盯着这些实时数据调整计划,不然错过时间点,损失就很难预估。有些厂家利用风暴前后间隙恢复生产,为避免断电提前准备应急发电机。社区里志愿者常常在台风夜挨家挨户巡查,检查外墙和屋顶固定情况。

实际受影响最大的是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及周边海域。多次报道显示,这些区域风力变化集中,暴雨往往伴随突发积水。

从气温和降雨看,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变化。24日白天北部暴雨随时来,最低23度,最高31度。到了中部,大雨覆盖,夜间温度在29度上下。东部、南部气温多在24度到32度之间,但大雨和雷阵雨不断反复。西部和南部温度高、中雨转暴雨,取水困难增加。西沙、南沙海岛,风力持续升到7级以上,气温也保持在28度左右。

台风带来的连锁反应,不仅是风雨本身。交通中断,路段淹水,农作物损失连续加重。很多人第一次遇到连续强台风,社区不得不临时腾出避险场所。果园、鱼塘等生产型农场损失最大,成熟果实被刮落,鱼塘护栏难防风大浪,养殖户只能选择暂停作业。渔民说,十几年没见过连续两三个台风接力来袭,需重新合理安排生产和住宿。

对于内陆地区,影响也不轻。主要是强降雨带来的洪水和交通阻滞。道路积水加深后,排涝设备连夜开启,施工队跟进清理。台风登陆时,城市老旧社区提前做好屋顶和窗户加固。家里备电池、蜡烛、饮用水成了标准动作。医院和老人集中区由工作人员提前检查设施,避免断电造成安全隐患。

海口气象台今天的信息显示,白天阴雨,温度26-30度,夜里暴雨或大暴雨,最低气温23度。降雨量突破过去同期数据,对出行和市场供应产生影响。早市菜农干脆提前收获,热带水果农场也在赶采成熟果品。短时间内降温,老人孩子注意添衣。海口街头可以发现积水区很快增多,环卫人员赶着做清理。

岛屿方面,天气波动大。西沙永兴岛、中沙黄岩岛分别报告雷阵雨反复,偏南风和偏北风轮流登场。气温维持在27度上下,生活节奏很难恢复。岛上沟通依赖卫星电话,运输补给管控加紧。居民在风暴期间减少外出,主要依赖社区和渔协安排物资。

有老渔民讲,今年风暴强度确实高于往年。海面温度数据连续高于平均值,形成高能量区域。台风路径不稳定,有时突然转向,有时提前登陆,每次都要重新调整预案。预警系统不断完善,让信息更及时,但实际生活的每个细节还得靠各自经验应对变化。

靠近登陆区的县市,救援物资已提前分发。部分地区暂时停课、交通管制。农户通常提前开沟排水,遇强降雨就用沙袋堵住门口。各区干部已在低洼地带安排巡查人员,要求随时联络气象台。泥石流、山洪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风险,相关部门已经忙着动员人员备战。

台风"桦加沙"的风力路径变化,让沿海生活持续紧张,而"博罗依"正从西太平洋接力,影响还将扩展。南海岸线居民这些天习惯跟着预报调整行动,社区与村镇协同处理问题。机动性、变动性成为台风季节最突出的特征。农民、渔民和工人,相互传递消息,共同准备每一次风暴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