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来看,房价很难再出现过去那种普遍性的大幅上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总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总人口分别减少了85万人、208万人和139万人。人口负增长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这将直接导致住房需求的减少。
第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仅会减少住房需求,还会改变需求结构。例如,老年人对住房的需求可能与年轻人不同,这也会对楼市产生影响。
第三、当前住房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且未来住房供应可能继续增加。如果需求持续减少,供过于求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房价上涨的动力将更加不足。
尽管整体楼市难以再现全面上涨的行情,但仍存在结构性机会与行情的,不同城市之间仍存在差异:
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如上海、深圳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对年轻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人口可能继续保持净流入。这些城市的楼市在中长期内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而对于一些人口净流出的中小城市来说,楼市则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房价上涨的动力较弱,甚至可能出现下行趋势。
总之,对于购房者来说,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都需要理性看待市场变化,结合自身需求和购买力做出决策。 避免盲目跟风,未来楼市的分化将更加明显,只有深入了解具体城市的基本情况及楼市的供求情况,才能抓住真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