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毅 胡祥熙(实习生))
"鲶鱼"京东,打响2025年"品质外卖"第一枪
外卖市场的"鲶鱼"来了。
2月11日,京东外卖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计划,正式杀入外卖市场。京东外卖方面宣布,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将享受全年免佣金。本次招募只限"品质堂食餐厅",京东外卖将为入驻商家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商家获益,共同推动外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如平地惊雷,",2月14日,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评价道。京东外卖正式入局外卖餐饮赛道,对行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鲶鱼入局,对原有的行业两大巨头也会是巨大冲击。尤其是京东外卖现阶段的零佣金政策,对商家有很大吸引力。
"中国的外卖市场已经接近1万亿了。可以说京东外卖的'鲶鱼效应'非常明显,也会非常震撼。整体来看,这样的动作对各外卖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对商家侧食品安全、食品品质的提升,以及对消费者的体验改进,都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赋能和加持。"
点单实测:"京东外卖"+"达达秒送",体验如何?
京东外卖的入口设置在京东App首页的"秒送"频道中。我们在测试中发现,虽然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来看,目前大型连锁品牌入驻得比较多,尤其是咖啡、茶饮、卤味、快餐等品类,比如瑞幸、古茗、汉堡王、库迪、紫燕百味鸡、绝味鸭脖等;但现炒现烧的美食类商户入驻较少,可见项目仍在早期启动阶段。
京东App截图
我们注意到,在用户点单后,外卖订单信息会同步出现在京东App的全部订单列表里。外卖送达时,身穿"达达秒送"服装的配送员会和用户电话联系,并上传外卖"送达照片"。此外,新用户还可以享受一定的补贴。在我们的测试中,一笔外卖订单获得了满6元减5元的优惠券。
京东App截图
整体来看,京东外卖的使用体验是比较流畅的,在配送时效性方面也有保障。尤其是"品质堂食餐厅"的商家门槛设置,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户顾虑和焦虑。但也应该注意到,由于招募尚处于早期启动阶段,现在入驻京东外卖的商家数量整体比较少,尤其是现制食物类商家。相信伴随着招募的不断推进,这一局面能进一步改观。
鲶鱼京东,给外卖行业带来的变与不变
正式杀入外卖市场,毫无疑问地显示了京东的野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卖市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饭店协会外卖专业委员会的数据,中国目前拥有5.45亿名网上外卖用户,外卖市场规模达到约1.2万亿元,人们平均每天在外卖上的消费接近33亿元。目前,全国骑手数量已突破1000万,日均配送订单量超过8000万单。
对于布局外卖市场,京东内部也早有规划。
2022年6月,时任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京东已经考虑做外卖业务,但具体何时启动将取决于京东的能力和人才团队的建立情况;2024年,京东零售把即时零售设为三大"必赢之战"之一,当年5月,京东整合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推出京东"秒送",并展开了一些业务试水。
蛇年开年,京东终于正式迈出了这一步,和美团、阿里站在一个舞台上。对行业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中国外卖行业头部集中率高。根据Trustdata发布的《2020年Q2中国外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截至2020年上半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达到68.2%,饿了么占比25.4%。此后,中国外卖行业长期形成双寡头格局,美团、饿了么合计约占据市场超90%份额。
京东入局,无疑给外卖行业带来了一轮新变量。一方面,新巨头入场,势必会带动行业竞争,有利于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京东外卖在佣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会给商家和行业生态带来改变;京东外卖主打品质堂食餐厅的"认知战",有利于整个行业向好、向上发展,客观上会促进各平台、各商家,积极保障消费者权益。
不过,京东外卖带来的变化,仍然值得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来观察。
短期内,京东外卖对整个行业格局(市场占有率)带来的变化有限。天风证券认为,美团外卖具有先发优势和价格优势。这一优势是通过多年亏损(2015-2018年外卖业务累计亏损190亿)、自建骑手网络形成的。对于商家而言,除了佣金,平台流量、配送速度也是商家考虑是否入驻的因素,目前京东难以在这些方面形成显著优势。
一位从业人士对观察者网表示,从配送的角度来看,达达的活跃骑手大概在100万左右,和美团等行业老牌巨头存在明显差异;此外,除了京东外卖,达达原本业务,客观上也占据了不少运力资源,比如山姆的极速达。目前来看,京东外卖的业务主要覆盖一二线城市--基本也是达达的主要覆盖范围--下沉市场仍有待时日。
品质外卖,开"卷"有益
京东外卖入局,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新的竞争者入场,可以改变此前相对固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与其说是大厂之间竞争,不如说是行业的新一轮博弈。对商家、消费者、骑手来说,多了一个选择的平台,就多了一份议价权。反过来,这也会倒逼平台不断优化自己的运营和管理,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强化自己的竞争力。美团、饿了么也会受益。
此外,京东杀入外卖市场的角度,并非过去机械式的"价格战",而是招募"品质堂食餐厅",这一点也值得肯定。在外卖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行业乱象,尤其让消费者揪心的就是"幽灵餐厅":一些"餐厅"卫生状况堪忧,连堂食门店都没有,却通过伪装和包装,在外卖平台上浑水摸鱼。
这样的行为,其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自然让消费者揪心,它客观上还伤害了中国外卖行业的形象和信誉,破坏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希望在京东外卖"开枪"之后,"品质外卖"能够成为行业今年的竞争焦点,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包括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能够被更多人放在心上,也激励外卖平台能更积极、主动地对消费者负责。
外卖"幽灵"餐厅月售3000多单,距废品回收站仅数米视频截图
中国外卖,不是一个只有冰冷数字的市场,它应该有温度、有烟火气。令人欣喜的是,今年以来,行业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动态。例如今日(2月14日)上午,美团发布公告,将在广西部分城市进行新一轮"取消超时扣款"试点。中国的互联网平台和大公司,有理由也有责任为中国外卖,乃至中国餐饮不断带来更多更新、更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