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号晚上,沈阳浑南区一个普通公寓的电梯里,27岁送外卖的小刘心砰砰跳。他手里提着外卖拌面,看着眼前站着个金发碧眼的女顾客。
电梯往上走的那几秒钟,他鼓起勇气,用自己仅会的那点英语蹦出一句:"Hello,I love you"。没想到这句突然冒出来的话,让那个美国姑娘一下子笑出来了。
这姑娘就是30岁的汉娜·哈里斯,美国人,在沈阳一个幼儿园当外教。那次电梯碰面后,俩人就在外卖平台后台聊上了,当天晚上就加了微信。
靠着翻译软件,两个语言不通的人硬是聊到了大半夜--他给她看自己养的两只猫、自己做的锅包肉,还有玩轮滑的视频;她也跟他说自己在国外教书,有时候挺孤单的。翻译软件成了月老,锅包肉和轮滑视频成了拉进两人关系的关键点。
沈阳的冬天冷得要命,零下二十多度。街上能看到个特别的情景:外卖电动车后面坐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金发姑娘。汉娜自己很乐意陪着小刘去送外卖,坐在电动车后面,穿过大街小巷。
她保温杯里装着热水,风大的时候还会伸手帮他整整围巾。周末休息,他俩就一块儿去沈阳周边的乡下转转。她跟着大妈跳广场舞,在早市上学着用东北话讲价,连包饺子都学会了。
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地铁站里人挤人。小刘突然就单膝跪地,掏出来一个钻戒。周围的人见状都开始起哄,汉娜一边哭一边点头答应了。
过了三个月,3月28号那天,他们在抚顺老家办了婚礼。新娘子穿着红彤彤的秀禾服,新郎官是一身中式礼服,汉娜远在美国的父母也通过视频看到了闺女幸福的样子。这场婚礼没有一分钱彩礼,汉娜觉得:"感情这东西,不可以用钱衡量"。
结了婚,日子就是平平淡淡,相敬如宾。小刘接着送外卖,汉娜也还在幼儿园教书。他们养了只泰迪,叫"布丁",小小的出租屋里总是有笑声。
厨房成了他俩交流最多的地方--汉娜做汉堡、烤披萨,香味飘得满屋都是;小刘做的锅包肉,酸甜口,又脆又香。味觉的碰撞让两人找到新的默契。
语言还是有点麻烦?他们弄了个"每日五词"学习法:汉娜每天晚上学五句中国话,小刘记五个英文单词。翻译软件有时候也会出洋相,比如把"我想你"弄成"我研究你",俩人能笑半天。
有部分网友问他们相处有啥秘诀,小刘说得很真诚:"真心换真心,不管谈朋友还是处对象,都一样"。汉娜也认真地说过:"我们俩啊,有气从来不过夜"。
现在网上好多人说自己"社恐",这俩人的故事倒像一股清流。据心理学的人分析,小刘第一次见面就敢表白,这说明他有点"社交牛逼症"--就是在外面一点不端着,有啥说啥,很真实。
这种性格,尤其是跟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时,特别有用,能很快打破陌生感,让俩人靠近。汉娜自己也说过这种感受:"在纽约,大家习惯客客气气地保持距离;在沈阳,小刘让我学会了,生活需要热热闹闹的"。
现在,这夫妻俩在短视频上发发日常,一条视频能有十几万人点赞。也有人嘀咕"闪婚靠不靠谱",小刘听了就笑笑:"翻译错了就再说呗,生气了就好好说,日子总是可以过明白",越过越好的。
他还有个想法,想带着汉娜把中国好好转转:"让她看看咱国家的好山好水"。汉娜呢,正埋头写一本给小孩看的故事书,叫《沈阳的冬天》,写的就这段从冬天开始的温暖感情。
爱是跨越山海的勇气,是天天过日子的小事,更是冷风里互相抱着取暖的那股暖乎劲儿。生活嘛,总得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