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密度大提高
近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承担的航天发射数量与日俱增。从1970年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发射到2018年完成第一百次发射,用了近五十年的时间;从2018年到2023年完成第二个一百次发射,只用了五年半时间。未来这个时间间距还会不断缩短。
发射次数增多背后,是发射场硬件和软件的综合发展的结果,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提高的一个缩影。从组建初期的几年一发,到后来的一年几发,再到现在一年几十发,为了适应常态化发射需求,中心持续提升发射场地面设备可靠性,强化技术区、简化发射区,将发射周期和发射流程不断优化缩短,缩短单次任务的发射工位占位周期,提升工位的发射频次,实现高效发射和快速发射;将"测试"与"发射"分离,提高发射工位的利用率;同时缩短发射工位的射后恢复与状态切换时间,提高工位周转效率,提升了发射并行能力。
密集任务的接续成功得益于过硬的装备能力和成熟的组织模式,也依赖一支稳定的科技队伍的支撑。近年来,中心充分发挥科技优势、装备优势、数据优势、人才优势,先后建立先进微纳卫星技术研制联合实验室、航天搜救无人机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液体推进剂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多个联合创新实验室,一支由技术总体专家、测发测控通信中青年人才、支援保障高级技师组成的科技人才队伍在任务中得到了充分历练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