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华尔街日报》2月16日撰文称,当前英伟达的市值已突破3.4万亿美元,其成功离不开让英伟达得以维持中国业务的功臣、黄仁勋的心腹--乔纳·阿尔本(Jonah Alben)。
2022年,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颁布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半导体的管制措施,限制高性能芯片向中国大陆的出口限制,以英伟达A100芯片的性能指标作为限制标准。而当时,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英伟达总销售额的五分之一。
英伟达CEO黄仁勋因此向他的副手乔纳·阿尔本求助。51岁的阿尔本负责全球最热门产品--人工智能计算机芯片的工程设计。他领导着英伟达位于加州总部的约1000名工程师,是该公司图形处理单元(GPU)工程部门的长期负责人。与此同时,阿尔本还得确保英伟达在为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与微软等客户提供的AI芯片方面保持绝对领先--正是这一优势使英伟达的市值超过了3万亿美元。《华尔街日报》称,如果英伟达是肯德基,他就是负责炸鸡的人。
乔纳·阿尔本 Nvidia
阿尔本告诉黄仁勋,没有时间设计一款全新的芯片供中国使用。相反,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将当时英伟达的顶级产品性能降低以符合美国的规定。2022年11月8日,英伟达宣布推出符合美国新规的A800。2023年3月,英伟达推出新一代采用Hopper架构的H100 GPU,一并来到的还有中国特供版H800。当时就有传言称,800系列产品已被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的云部门采用。
不过,2023年11月17日,美国再度收紧对华出口管控措施,A100、A800、H100、H800一并被新规所限制。
黄仁勋寻一向看重中国市场,自2023年美国管控措施再度加码起,他已连续两年访问中国。2024年1月,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管理大学计算与信息系统学院副教授朱飞达分析称"黄仁勋在这个时候去中国,不光是为了稳住市场,更多也是要让中国知道英伟达还是非常看重这个市场。"
2012年技术会议上的黄仁勋WSJ
作为直接向黄仁勋汇报工作的几十位高管之一,阿尔本对英伟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乔纳,英伟达就不会是英伟达,"英伟达前高级研究科学家李奥·谭(Leo Tam)说道,"他对于公司的重要性不亚于黄仁勋。"英伟达拒绝让阿尔本接受采访。
了解阿尔本的人表示,他的成功源于深入钻研技术细节,突破规则界限,并且与他共事28年的老板黄仁勋一样,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十年前负责为阿尔本的硬件设计软件的萨沙·奥斯特乔维奇说,阿尔本在遇到技术难题时表现最佳。有一次研发中的图形芯片无法正确显示影像,阿尔本逐步排查代码问题,避免了最糟糕的情况--硬件修复。"如果他走错一步,可能会让英伟达倒退6到12个月。"奥斯特乔维奇说道。
阿尔本于1997年进入英伟达,根据科技记者Tae Kim近期出版的《英伟达之道》一书,在阿尔本早期的一次员工会议上,黄仁勋曾打趣说:"我预计20年后我会为乔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