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中国正迅速充实石油储备”

2025-11-02 16: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柳白】美国《华尔街日报》11月1日报道指出,中国已花费数月时间快速充实石油储备,这一行动不仅有助于中国应对潜在的能源供应中断风险,还意外帮助了全球油价企稳。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在今年的前9个月,中国每天平均进口超过1100万桶石油,这一数量超过了沙特阿拉伯的日产量。分析师估计,其中每天有100万至120万桶被储存入库。

报道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长期以来都把能源安全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多次强调"能源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在此背景下,中国之所以自今年3月起加快充实石油储备,可能与低油价以及乌克兰多次袭击俄罗斯石油设施有关。

中国旺盛的石油需求带来了另一项意料之外的结果:帮助油价企稳。

今年10月,国际油价一度接近五年来低点。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目前在每桶约65美元,比年初下跌13%。在美国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卢克石油公司(Lukoil)实施制裁后,油价出现回升。

中国石油物资郑州公司的储油罐。 视觉中国

"如果中国真的停止购买,油价很快就会跌到每桶50美元出头。"法国兴业银行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迈克尔·黑格说。

相比之下,美国在补充其紧急石油储备方面进展缓慢,其储备量处于40年来的最低水平之一。尽管总统特朗普承诺在重返白宫后将美国的储备加满,但到目前为止只宣布了一笔小规模的原油采购。

为了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中国已投入数千亿美元来恢复国内原油生产,并打造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产业。

中国于2004年开始建设战略石油储备。经过大约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在包括东部城市舟山和东北港口城市大连在内的许多地方建设了大规模的石油储备基地,包括地下和地上的。

中国没有公开具体储备量。但分析师通过从中国的进口量和国内产量中减去加工石油的数量来进行粗略估计。大多数预测认为,中国的石油储备量在12亿至13亿桶之间。

"中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和商业库存,已经为抵御短期供应中断提供了有效的缓冲,"全球宏观研究机构Alpine Macro的大宗商品和能源策略师凯利·徐预计,中国的预防性石油储备将持续到2026年。

中国似乎仍有充足的储存空间。瑞斯塔能源(Rystad Energy)分析师叶琳(音)指出,截至2024年底,中国的总储油能力已从2015年的14亿桶增至逾20亿桶,这意味着仅使用了约60%的容量。她估计,到今年底,中国还将新增1.24亿桶储存能力。

分析人士提到,尽管美国对俄能源巨头实施新制裁,但中国并未表示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中国海关总署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环比增长4.3%,达828.7万吨,进口额为40.66亿美元。这一数据表明,尽管存在地缘政治摩擦,中国仍愿意维持与俄罗斯的贸易联系。

数据还显示,中国自6月起就暂停了美国原油采购,不过此前美国原油在中国总进口量中所占份额本就较小。

随着中俄跨境管道项目取得进展,两国合作不断深化,中国9月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总量同比小幅增长1.9%。

与此同时,中国从印度尼西亚的原油进口量激增,9 月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3倍;从巴西的进口量也大幅攀升156%,拓宽了中国能源供应渠道。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6日表示,中方已多次就采购俄能源问题表明立场,中国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的经贸能源合作正当合法。

《华尔街日报》还认为,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囤油行动正在帮助防止全球油价进一步下跌。尽管交易员与分析师普遍承认全球原油供应过剩,国际能源署在10月预测,本季度全球石油日均供应过剩370万桶。摩根大通的分析师估算,这一数字为360万桶。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及其盟友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供应过剩,他们继续向市场注入额外原油。该组织计划在11月增加日产量13.7万桶,以逆转2023年实行的减产。当时,能源价格从俄乌冲突爆发后的高位回落。今年12月的会议上,欧佩克预计将宣布进一步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