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养胃也是许多人关注的话题,网上更是流传着诸多养胃的"好方法"。例如,"喝白粥、小米粥能养胃""喝牛奶能保护胃黏膜""以形补形,吃猪肚可以养胃"……那么,这些说法都正确吗?
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我们来逐一分析那些广为流传的养胃"良方",分享科学的养胃方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经常喝点粥,能够养胃?
流言:胃不好?多喝点粥养养!
分析:你可能经常听到类似的好心提醒,喝粥养胃的说法也深受人们的信任。
粥,通常由谷物为主要原料煮成,典型特点就是质地柔软,易于消化吸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食习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来说,在某些情况下喝粥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养胃作用。
比如,对于胃部不适或消化系统较弱的人来说,适量喝粥确实可以减轻胃部的消化负担,因为粥很软、易于消化。
不过,长期喝粥会削弱消化功能。一方面,长期吃"柔软"食物,可能导致胃变得"慵懒",胃部功能得不到充分锻炼,反而可能出现消化功能衰退的情况。另一方面,经常喝粥,尤其是白粥,营养相对比较单一,几乎只提供碳水化合物,缺乏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容易导致营养缺乏,对于胃肠道功能不好、胃部疾病的人来说,后果还会更严重。此外,粥的升糖指数普遍也较高,不适合血糖控制不稳者及糖尿病患者。
2.多喝牛奶能保护胃黏膜?
流言:牛奶中含有的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对于缓解胃酸对胃壁的刺激有一定帮助。一些胃病患者出现胃部酸胀症状时,喝杯热牛奶往往感觉能缓解不适症状。
分析:真相可能要让大家失望了,牛奶并不能在胃部形成持续性有效的保护膜。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会在胃酸、消化酶等作用下被分解掉。正因如此,牛奶对于胃酸分泌过多者的影响也并不一致。比如,有些研究发现,喝牛奶会缓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导致的烧心感觉,但有些研究却发现反而会加重。
而且,对于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过敏的人群,牛奶还可能会加重胃部不适。所以,喝牛奶对胃的影响,个体差异很大,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跟风喝牛奶养胃。如果喝了不舒服,就不要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