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叫停LVA手术治阿尔茨海默病,此前已在多家大医院开展(3)

2025-07-09 15:05  第一财经

LVA治疗认知症: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

第一财经注意到,将"空肠回肠吻合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医疗机构多为二级医疗机构,并以民营医院为主,未得到权威专家"背书"。相比之下,颈部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 是在中国医生首创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式,已在全国数十家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包括一些神经外科领域知名医院。

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长期以来,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淋巴水肿等。

2015年6月,弗吉尼亚大学神经科学家乔纳森·基普尼斯(Jonathan Kipnis)主导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大脑内存在免疫系统的淋巴管道。脑部淋巴系统的发现为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革命性的新视角,颠覆了几十年来教科书中"脑内没有淋巴管"的旧概念。

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脑部淋巴系统的改善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潜在作用。近几年,LVA正式走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阶段,并在一些个案中取得突破。

然而,作为一项创新的治疗技术,业界主流观点认为,LVA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均未获最终确证。

一篇由杭州求是医院院长谢庆平等研究人员今年2月发表在《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上的研究文章提出,以帕金森为例,LVA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临床应用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手术设计的合理性和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其次,术后患者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包括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和康复治疗的优化。此外,对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都需要更多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研究数据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谢庆平正是率先将LVA引入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临床医生。2018年,他为病人进行了LVA手术,解决其颈部的淋巴系统问题,术后,一位伴有认知障碍的病人反馈自己的"头脑清楚"了一些。据杭州求是医院官网消息,2024年4月26日,谢庆平为一名74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开展浙江省首例颈深静脉-淋巴吻合手术。

今年4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微信公号发文称,该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名86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开展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该文章同时说,这一手术是经"严格新技术伦理审查论证通过"的临床项目,并"通过申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牵头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循证医学为支撑,积极探索疑难病症治疗新路径"。

7月9日,第一财经梳理"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公开信息发现,仅近三个月,在国内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注册的临床试验中,LVA就有近10项。这些试验均为干预性研究,研究团队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包头市中心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等。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所有临床试验均应注册。按照相关规定,临床试验不能向受试者收取费用。不过,实践中,由于这项技术已在其他疾病领域应用多年,不乏医疗机构将LVA超适应证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例子。据公开信息,医院收费普遍在1万-5万元。

针对前述临床治疗中的乱象,国家卫健委此次重申了临床试验的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