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之下,盗贼一行堂而皇之地进入国家级博物馆,在众目睽睽之下用角磨机打碎展柜,盗走八件稀世珍宝,扬长而去。
这样的事情,怎么看都让人匪夷所思,然而如果说是发生在法国,估计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难怪啊!
10月19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遭窃,8件珍贵珠宝类藏品至今下落不明。卢浮宫是法国文化的全球象征,如今珍贵文物失窃,再次让法国国际形象受损。正如法国右翼国民联盟党主席乔丹·巴德拉痛心疾首的那样:这一事件是"无法容忍的耻辱"。
这起"世纪大劫案"为什么在法国如此顺理成章?巴黎"小偷之城"这顶帽子还要戴多久?观察者网连线在法国生活了20多年的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请他讲讲在法国的感受。
观察者网:卢浮宫作为世界上访客最多、藏品最珍贵的博物馆之一,这次在光天化日之下被盗,安防系统出了哪些问题?
宋鲁郑:卢浮宫被盗,其实并不是第一次了。1998年也曾发生过,至今仍未找到失窃的物品。应该说,卢浮宫被盗案,实际上反映了法国整个体系的不断松懈和品质下滑。我在法国生活了20多年,能明显感觉到法国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等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这才是其问题频发的根源。
大家可能还记得巴黎圣母院,这座被誉为法国人精神寄托的重要建筑,不也发生火灾了吗?应该说,从硬件角度来看,巴黎安保的表现并不差。例如,巴黎圣母院失火时,报警器早已启动,但工作人员误认为是假火警,把报警器关掉了。
这次更有意思,其实盗贼进入卢浮宫时,工作人员马上就看到了。按理说,他们应该立即报警,但他们却首先按照规定,跑向避险区域躲避。随后,报警器被触发,工作人员才做出反应。然而,几分钟内,盗贼便骑着摩托车逃之夭夭。
此次险些被盗的拿破仑三世妻子欧仁妮皇后的皇冠,这件藏品在窃贼逃离时被遗落。资料图
其实大家都知道,在巴黎遭遇盗窃、抢劫很常见,包括那些警备森严的珠宝店和手表店,也频繁遭到抢劫和盗窃。这类事件在法国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甚至富人区也不例外。可以说在法国,这种被盗被抢的情况几乎是无死角的。卢浮宫作为法国社会的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
这次盗匪伪装成工作人员,身穿工人装及黄色反光背,堂而皇之地开着起降机进入。类似事件在其他区域也有发生。比如,小偷进入富人区,他们伪装成工作人员,看起来像是在进行工程作业,把屋主的门整个卸下来。屋主和邻居也都误以为是在更换门,而小偷则趁机进入屋内洗劫一空,然后再将门重新装上。这种职业性的盗窃行为,在法国已经司空见惯。
而且这些盗贼一般都会选在大白天进行。因为白天人多,大家的警惕性会相对放松,反而更容易得手。
法国媒体公布了一段据信为"窃贼在卢浮宫作案时的视频":在这段游客拍摄的视频中,身穿工人装及黄色反光背心的窃贼看似正在用角磨机打碎展柜。
这种专业化和组织化,一直是法国小偷集团的特点。我们在法国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种情况。举个例子,巴黎八区是个富人区,如果你被偷了,需要去八区的警察局报案、立案,保险公司才会理赔。我认识的一个朋友,被偷后去报案,结果到了警察局吓了一跳,报案的人居然排着长队。想想看,八区可是富人区,治安应该很好,但小偷猖獗到这种程度,被偷的人竟然都排着长队去警察局报案。
关于巴黎小偷猖獗的问题,我可以再举一个卢浮宫的例子。曾经有一年,卢浮宫的工作人员举行罢工,为什么呢?因为卢浮宫内小偷横行,工作人员实在是忍无可忍了。试问,小偷如此猖獗,卢浮宫难道不知情吗?法国警察局难道也不知情吗?然而,似乎没有人去认真管理这个问题。直到巴黎得知卢浮宫工作人员罢工的消息,社会舆论才开始关注,相关整治措施才逐步展开。
就像我一开始讲到的那样,这实际上反映出核心问题在于管理体系和服务质量都在下滑。我们在法国生活就发现,无论是医疗还是出租车服务,各方面都在逐渐恶化。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卢浮宫发生失窃事件并不令人意外。只是因为发生在卢浮宫,大家关注度较高。
观察者网:您之前在文章中也提到过"巴黎小偷"的问题,结合近年来法国经济和治安情况,您认为这个顽疾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宋鲁郑:巴黎小偷猖獗,这一二十年来愈演愈烈,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表面上看,一是因为警方打击力度不足,对偷窃行为不够重视,除非涉及政治重要人物,例如萨科齐儿子的自行车被偷,才能迅速找回。而对于普通民众,即使报案,往往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二是和法国的法律体系有关。法国的法律体系相对宽松,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导致小偷们有恃无恐。尤其是对于一些惯犯,法律往往更倾向于教育和改造,而非严厉惩处。这种宽松的环境无疑助长了盗窃行为的滋生。
深层次来看,一是因为外来移民增多,他们融入法国社会的难度很大。法国社会表面上标榜宽容、包容,倡导自由、平等、博爱。在接纳外来人口方面,确实显得较为宽松。然而,一旦进入法国,融入却变得异常困难,包括语言障碍、工作歧视等,而且整个社会并未提供足够的融入途径。
二是法国的经济状况日益下滑,各行各业都面临极大困难。经济是基础,经济下滑必然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法国人自己都很难找到工作,对外来移民来说,获得工作机会更是难上加难。
最后,我想强调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即法国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对自由的追求压倒了安全。法国过于强调自由和人权,导致无法安装大量摄像头来监控小偷,也就无法有效管理这些问题。他们在自由与安全之间选择了自由,但实际后果却是损害了守法者的自由,反而保障了犯罪分子的人权。
观察者网:卢浮宫是法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核心标志。这样标志性的博物馆发生盗窃案,是否会在国际公众心中造成"法国连国宝都守护不了"的印象?加之之前的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会对其文化管理能力和公共安全信誉造成哪些长期损害?
宋鲁郑:说起这个问题,之前卢浮宫那幅著名的蒙娜丽莎也曾被盗。而且,蒙娜丽莎的失窃并非偶然,而是由前工作人员所为。这些事件,包括那场大火,都严重损害了法国的形象和软实力。然而,在法国,这类事件又是难以避免。这背后既有文化的原因,也有制度的因素。可以说,整体来看,无论是卢浮宫还是巴黎圣母院,它们所发生的问题,都深刻反映了文化本身和制度本身的不足。
2019年,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维修五年之后才重新开放。
至于说对法国声誉的损害,也不是今天才有的,法国在历史上就展现出这种特点,其文化基因里更注重创造而非维护。这种特质使得法国在艺术、文学等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但在管理和保护上却显得力不从心。
例如,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虽然法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但往往因为管理体系的松散和执行力度的不足,导致一些本可避免的问题发生。相比之下,像德国这样的国家,可能在艺术创新上没有法国那么突出,但凭借严谨的制度和高效的管理能力,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因此,法国要想改善国际公众对其文化管理和公共安全的看法,不仅需要提升管理水平,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善于创造、拙于保护的文化传统。
所以倒不是说这一件两件事情就会进一步损害法国的形象,因为它本身就是这种形象,只不过出事之后,又让人再次意识到它的这个形象。其实在法国,每发生一次事件,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的,欧洲媒体总会迅速重复一个段子:上帝把最好的一片土地赐给了法兰西,后来又觉得对其他民族不公平,于是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法国人。这显然是在讽刺法国人的管理能力和应对能力之差。当然,法国人自己也乐于自嘲,他们甚至拍了一部电影,描绘巴黎被占领的情景,反映出他们在各方面应对时的无章法和混乱。
现在,法国在一年之内四次更换总理,这种政治上的混乱和文化上的混乱,其实背后都有其文明根源,都是这种文化特性的体现。说白了,就是国民性使然--浪漫、散漫,缺乏严谨。
巴黎小偷猖獗,中国留学生甚至专门制作了"巴黎小偷图鉴"
观察者网:卢浮宫每年接待800多万游客,管理方在保证开放性的同时,如何能不再牺牲安全性?此次事件是否会促使法国政府及卢浮宫管理层重新评估并升级安保策略,例如限制每日客流、引入更严格的安检或更先进的身份识别技术?未来要摘掉"小偷之城"的帽子,巴黎市政整体还要做哪些改善工作?
宋鲁郑:每次出事之后,政府肯定会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然而,卢浮宫并非首次遭遇盗窃,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再完善的制度和措施,仍需要人来执行,时间一长,执行者难免懈怠,其文化本性和民族本性便会再次暴露,直至下一次事件发生,大家再次被刺痛,然后重启新一轮整改。
归根结底,卢浮宫所缺的并非管理方法,也不是安保硬件,而是执行环节的到位。工作人员若不上心,用我的话说,就是"掉链子",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我感觉,巴黎很难摆脱"小偷之城"的标签,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治标问题,其根源深植于文化和制度之中,毕竟制度源于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制度。因此,这实际上是一个结构性和原则性的问题,难以彻底解决。虽然在某些时期,比如巴黎奥运会期间,小偷现象可能会暂时减少,城市显得很安全,但奥运会结束后,一切又会恢复原样,小偷依旧如故。可见,这个问题确实难以根除。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能不能安装更多的摄像头?这在法国其实非常困难。安装一个摄像头,需要经历激烈的政治博弈。无论是反对党还是其他党派,在法国国会中,任何议题都难以顺利通过。一个党派提出安装摄像头的提议,另一个党派往往会基于对立立场而反对,哪怕他们内心认为这个提议是合理的。这种反对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正如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的政治生态所展现的:反对本身成了目的,你支持的我必定反对,而不论该议题本身的对错。
再比如,法国能不能修改法律,加大对偷盗行为的打击力度呢?这确实很难。在法国,无论是通过一项新法律还是修改现有法律,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反对的一方往往会将争议上升到人权和价值观的高度,这样一来,讨论就不再局限于具体问题,而是变成了谁能在道德上占据优势的较量。
所以,摄像头你也不装,法律你也不修改,对外来移民也不能去封锁,再加上法国经济几十年来都不景气,这些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突出,下次如果哪一个博物馆被偷被盗,甚至说是总统府被偷被盗,我们也不会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