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免单!
深圳街头的一家沙县小吃,最近因为13块钱火了,不是因为涨价,不是因为排队,是因为老板悄悄给两个毕业生退了饭钱,并备注了一句"加油,免单!",温暖了感动了全网网友!
8月16号下午,龙岗区的这家小店进来两个姑娘。
她们刚大学毕业,揣着简历在深圳找工作。点了份简餐,边吃边聊面试碰壁的事。
聊天内容刚好被小吃店老板听到,决定给两女免单
傍晚六点左右,两女生走出小吃店,没走多远,手机突然弹出退款提醒。
13块,不多,刚好是那顿饭的钱。备注栏里的字,让她们愣在原地--"欢迎来深圳渡劫,加油,免单!"
后来她们才知道,是店里的合伙人黄先生退的钱。
"两个小女孩不容易",就这一句话,没多余的解释。
老板潘先生说,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创业摔过跟头,懂那种难。"其他帮不上,一顿饭还是请得起的。"
这段视频发出去,很快上了热搜,评论区一片盛赞之声。有人说想起自己刚毕业时啃馒头的日子,有人羡慕"深圳的温度藏在小吃摊里"。
两个姑娘在视频里红着眼圈:"出门在外,第一次被这样暖到。"
这事让人想起近期郑州面馆事件
同样是小吃店,一个老板格局大,有温度,13块主动免单,一个老板小气,格局小,对一碗面的斤斤计较,而还歪曲事实,网爆顾客。
潘先生说过一句话挺戳人:"人都有低谷的时候,能帮一点是一点。" 他没觉得自己多伟大,就像黄先生退钱时没想过会被拍下来,更没想过会刷屏。
可就是这种"没想太多"的善意,比那些刻意为之的"正能量"更动人。
随着事件持续发热,有网友质疑,觉得此事是小题大做,13块钱能干啥?买杯奶茶都不够,至于全网夸吗?这是妥妥的营销吧!
"老板做生意也不容易,万一大家都学这俩姑娘去'蹭饭',人家还做不做生意了?" 这类评论底下,点赞不少。
但更多人在反驳:"重点不是13块,是有人在你难的时候,偷偷托了一把。"
有个网友受此感动回忆说:"我刚毕业那年,在快餐店躲雨,店员给我递了杯热水。现在十年了,我还记得那杯水的温度。"
善意这东西,从来不是用金额衡量的。就像潘先生说的,"暖一点是一点"。
两个姑娘说,拿到退款后,她们在视频里反复说"祝老板生意兴隆"。
现在去搜那家店,评论区全是"来深圳必打卡""明天就去吃"。
有个网友晒出付款记录:"点了20块的面,付了50,跟老板说不用找了,就当替那两个姑娘还人情。" 底下马上有人跟帖:"我也这么干了!"
潘先生肯定没想到,自己一句"能帮就帮",会变成一场连锁反应。就像他说的:"希望她们以后遇到别人难的时候,也能搭把手。"
这大概就是最好的循环--你帮我一把,我帮他一下,温暖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不知不觉就散满了全城。
13块钱的故事还在发酵,有人说老板要"塌房",担心他被流量反噬,也有人说,这才是深圳该有的样子。
其实啊,哪有那么多复杂。就是一个普通人,在另一个普通人难的时候,伸了下手而已。
就像网友说的:"我们之所以感动,是因为知道,自己难的时候,多希望也能遇到这样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