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款、拘留!去欧洲旅行,这一行为要不得

2025-09-16 16: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王勇 编辑/赵乾坤】

据西班牙《欧洲周报》(Euro Weekly News)、欧洲新闻网等媒体日前报道,欧洲各国加强打击携带假冒名牌商品的旅行行为。旅行者携带假冒手提包、手表或运动鞋在欧洲旅行可能会被相关国家的海关没收、罚款,甚至面临其他制裁。

上述媒体的报道称,最近一个时期,因在行李中携带假冒商品遭欧盟拘留的游客人数正在激增。欧洲一些国家的海关如果怀疑游客转售或携带的假冒物品构成安全风险,海关人员有权进行查扣,并进行处罚。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仅2023年,欧洲各国相关部门查扣的假冒物品就达到了1.52 亿件,价值34亿欧元,同比增长77%。

西班牙海关查扣的假名牌包西班牙《欧洲周报》

近年来,每年进入欧盟的假货占欧盟总进口量的5.8%,造成年经济损失约1190亿欧元,政府年税收流失150-160亿欧元,导致欧洲合法产业流失超过67万个工作岗位,边境查扣的假货15%存在健康安全风险。

数据显示,旅行者携带最多的假冒商品是个人护肤品、化妆品,其次是服装鞋帽、儿童玩具和电子设备。其中,假冒的儿童商品中,80%的假货(玩具/婴童用品/服装)存在安全风险。

假货不仅为旅行者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也造成消费者对正品失去信任,在欧盟中小企业遭遇过知识产权侵权的占25%,其中15%的企业因此面临经营危机。

据上述媒体报道,很多游客在欧洲旅行时,常常会遇到"奢侈品优惠促销"的商贩。一些城市的街道旁的摊位陈列着琳琅满目的"世界名牌",其售价仅为正品的零头。那些看似热情实则强硬的销售者,最擅长用"同款设计师手表、太阳镜、手袋或香水,货真价实"的话术说服路人购买。他们盯上的往往是不了解情况的外国游客。

这种看似无害的旅行消费可能为游客带来沉重的代价,因为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和瑞士正在严厉打击游客购买假冒奢侈品的行为。

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相关负责人表示,假冒的奢侈品不符合欧盟健康安全标准,商品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或涂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例如正品奢侈品牌的眼镜镜片必须配备紫外线过滤功能,而假货则无任何质量管控。欧洲各国政府严查此类商品的根本原因在于,仿冒品销售通常由不法组织操控,旅行者购买此类假货,除了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会被拘留。

报道提到,针对游客购买、携带假冒商品的旅行行为,各国的处罚措施也各不一样。在意大利,若旅行者的行李中被发现有假冒商品,意大利海关可在机场和港口采取扣押措施。

法国海关认为假冒商品会对消费者健康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海关人员有权对旅行者进行拦截并检查行李,游客携带的假包或假表将会被当场没收,并处罚款。

西班牙海关会将游客携带假冒商品的行为视作对国家经济、就业和消费者安全的直接攻击。西班牙专利商标局(OEPM)指出,假冒商品的销售链条每年摧毁超5.3万个工作岗位,造成近700万欧元的销售损失。同时,假货因其"未通过确保安全消费的质量控制"可能危及购买者的健康。旅行者购买、携带假冒产品出入西班牙任何边境检查站,海关可对假货进行没收,并对旅行者提起法律诉讼。

此外,西班牙警方也会在城市街区、旅游景点等场所,对购买假包、假太阳镜或假表的游客处以高额罚款,即使购买一件假货也可能面临数百欧元罚款,并没收该假冒商品。

德国对假冒商品的打击堪称严苛。《德国商标法》规定假冒设计师产品的销售、持有或运输均属严重违法。德国海关常在机场随机抽查游客是否携带用于转售或分销的假货。持有假货达到一定数量的旅行者可能面临超过5000欧元罚款。

瑞士联邦海关与边境安全局(FOCBS)明确规定,"严禁旅客携带假冒商品入境、出境或过境",旅客携带的假冒商品被海关人员检查出来将会被没收、销毁。

在丹麦,假货用于旅行者私人使用属合法行为,但转售被视为非法。

土耳其海关会定期在机场和渡轮港口进行出境检查,旅行者即使携带或使用一件假包或假鞋等假货,也可能会在机场被没收,被罚没的商品无需法院指令,海关即可在数日内执行销毁措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