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俄乌冲突进行决战阶段之际,欧盟从背后"捅了"乌克兰一刀,让基辅当局的处境雪上加霜。然而,乌克兰却对中国实施制裁。这一次,中方很明显很愤怒,直接对乌克兰下达了最后通牒,事态后续会如何发展?
现在的局势,对乌克兰已经非常危急。在苏梅、扎波罗热、顿涅茨克、哈尔科夫等多个战线,乌军都陷入了巨大颓势。尤其是作为乌东最核心枢纽的红军城,南部战线已经被俄军攻破。但就在这个时候,欧盟却扣下了给乌克兰的15亿欧元援助,理由是基辅当局进行的内部改革,没有达到西方所谓的 "善治标准"。眼看欧盟不给援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试图把火引到中国身上,以所谓"援俄"为借口,制裁53名中国个人和法人实体。对此,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很不客气,要求乌克兰立刻纠正错误,并强调中方将采取行动维护中企合法权益。要知道,泽连斯基此前强行撕毁马达西奇收购案,还拖欠中企45亿美元的赔偿,这笔账是时候找他算清了。
那么,如何看待泽连斯基的举动?有分析认为,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结束这场局部战争的关键已经显露出来,不是拿下几个关键的战略要地,而是如何掐住交战双方的"致命弱点",即乌克兰的人力和俄罗斯的经济。如果俄罗斯在自身经济崩溃前,就将乌克兰的人力消耗殆尽,使得他们无法拿出足够的兵力来维持战线,那么即便基辅当局能得到美西方源源不断地军援,其战线也只能被俄军打穿,最终彻底战败。反过来,若乌克兰人力还有余量,但俄罗斯的战时经济体系无法支持下去,前线供应和后方民生都出现重大问题,即便俄军控制了很多乌克兰城市,也难以再打下去。因此,俄乌冲突的关键,就是看谁的"致命弱点"被"引爆"。
对这个情况,俄罗斯普京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措施,已经取得了效果。经济方面,普京不是简单让俄罗斯进入战时状态,而是彻底放弃了此前的"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构建以"俄罗斯利益为核心"的全新模式,这使得美西方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持续下滑;贸易方面,俄罗斯在加速推动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日前,俄总理米舒斯京在远东地区视察时,当面要求俄罗斯当地官员,必须在今年之内建成连通中俄黑龙江大桥的口岸。世界资源最丰富国家与最强"工业巨兽"的合作,让美西方非常忧虑。但随着美国对华关税战的失败,美西方已经无法对中俄合作造成实质性影响。
反观乌克兰泽连斯基政府,他们的举措可谓是"昏庸"。在2022年,乌军抓住俄军前线兵力不足,成功实施了哈尔科夫反击战,并夺回了赫尔松西岸。如果乌军主力直接南下,切断顿巴斯地区与克里米亚的陆上走廊,形势将对俄罗斯非常不利。然而,泽连斯基执意要在巴赫穆特与俄军主力决战,但乌军的对手是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瓦格纳"雇佣兵。结果,乌军惨败,损失超过17万人,还让俄罗斯完成了部分动员,解决了前线兵力不足的问题。此后,泽连斯基又下令乌军精锐进攻库尔斯克,又遭受了惨痛的损失。而在红军城战役中,俄军轻松攻入南部城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乌军兵力不足。如果红军城快速易手,基辅当局将失去逆转战局的最后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突然对中企实施制裁,就是想把战局不利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并想要借着"强硬对华"示好美西方。但泽连斯基不要忘了,中国也是乌克兰的重要贸易伙伴。仅2025年,中国公司就进口了70万吨乌克兰的大麦。现在,泽连斯基对中国进行挑衅,只会给乌克兰带来无法承受的损失,这一点他需要想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