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前不久,日本政坛高官在战败日对靖国神社的"送钱""拜鬼"动作依旧不停,首相石破茂以"自民党总裁"名义供奉"玉串料",多名政客上门参拜。这类选择性历史叙事,与印度此行对中国的友善表达并置,反差强烈。东京方面一边想在半导体、国防、供应链上稳住并扩大对印布局,一边在历史与地区政治上释放让亚洲邻国高度警惕的信号;而新德里的公开表态是与中国保持紧密关系至关重要,这对日本舆论是一次非常直接的"现实提醒":在亚洲,想绕开中国去谈"稳定与繁荣"的愿景,是走不通的。
日本想靠"以台制华"、拉拢外部势力遏制中国崛起,最终只会把自己推向孤立。反观印度,虽然在边界、贸易等问题上和中国有分歧,但大局观依然主导。莫迪这次主动表态"要从长远角度看待两国关系","亚洲世纪"的到来离不开中印携手,不仅是给中印关系定调,也是对整个亚洲格局的深刻提醒。中印两国携手,才是亚洲真正的稳定器和增长极。
不得不说,莫迪的这步棋很聪明。在美国、欧盟、日本都在用关税、产业政策围堵中国的时候,印度没有被情绪裹挟,而是用实际行动谋求"多边平衡"。日本的对华政策一再"踩线",莫迪却更看重合作机遇,这不是简单的外交表态,而是实际战略选择。未来,印度能否在中美博弈、亚太格局中获得更大自主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继续把握好与中国的合作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