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时节如何御寒防病?小雪养生,“御寒固本”从四方面着手

2025-11-23 11:34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秦璐 李琨)11月22日是小雪节气。古籍《群芳谱》曰:"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节气后,标志着寒潮活动将愈加频繁,气温持续走低,大自然进入封藏蛰伏的时节。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欧降红表示,根据中医"天人合一"原理,此时人体养生应顺应天时,以"固护阳气、封藏精气"为核心,具体做好"穿衣捂暖护部位,通风防病勤接种,穴位温养固根本,粥膳温润祛寒燥"。

寒冷天气,防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欧降红介绍,小雪时节冷空气频繁南下,长沙地区忽冷忽热的天气,以及特有的湿冷,极易诱发多种疾病。

受寒冷刺激,血管收缩、痉挛,尤其是在凌晨,容易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大大增加脑卒中(脑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干燥的冷空气刺激呼吸道,容易引发长时间干咳,严重时可能出现痰中带血。腹部着凉或饮食不当,容易导致腹部受寒而出现腹泻,可能次数频繁、像水一样。关节遇冷,气血循环不畅致淤滞,不通则痛,常表现为早晨起床关节僵硬像上了锁,活动不灵,遇冷更痛。

此外,日照减少,加上阴冷天气多起来,也容易让人心情低落、没精打采,出现"冬季抑郁"现象。在此时,特别是有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病的人群,要特别小心防病。

中医调养"御寒固本",从四方面着手进行

面对小雪节气带来的健康隐患,欧降红建议,大家可以从四方面着手进行中医调养。

第一,避寒护阳,保暖为先。"寒易伤阳",防寒保暖是核心。及时添衣,选毛衣、棉服等材质的衣服。重点护好脖颈、腹部(肚脐周围)、背部及脚踝等易受寒部位。老人和儿童阳气弱,更需严防寒气入侵。

第二,严防病气,固护正气。此期是流感、病毒性腹泻高发期,体弱者、老人、幼儿是高风险人群。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合理用药,避免损耗正气。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关键在于少去人多、空气质量差的地方;勤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建议老人、儿童、体弱者等接种流感疫苗。

第三,温煦经络,固肾封藏。冬日养生重在温肾助藏。推荐几种简便穴位保健。

艾灸关元穴(脐下四指)15分钟,振奋肾阳抵御外寒。

按揉太溪穴(内踝后凹陷)5分钟,滋阴润燥缓解干咳。

点揉列缺穴(两手虎口交叉食指落点)3分钟,缓解咽喉干燥。

艾灸或按揉足三里(膝眼下四指),健脾强胃,增强抗病抗能力。

第四,温润滋养,食疗助藏。推荐"三黑润燥粥"。黑豆30克、黑米50克(温肾)、黑芝麻20克(炒香研碎)、银耳半朵(泡发撕小)、红枣5枚、枸杞10粒,同煮40分钟,出锅前加芝麻、枸杞及红糖(血糖高者用木糖醇3克)。每周作为晚餐,吃2至3次,温阳润燥补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