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美元与黄金的同步暴跌引发广泛关注。国际黄金期货价格单日下跌1.76%,收于2893.7美元/盎司,而美元指数也意外走低。
黄金价格的大幅波动
2月初,国际金价曾短暂回升至2000美元/盎司以上,市场一度认为黄金可能开启新一轮上涨。例如,2月13日伦敦黄金现货价格报2013美元/盎司,COMEX期货价格也维持在2025美元附近。
然而2月14日当天,COMEX黄金期货价格盘中一度跌破2000美元,最终收于2893.7美元,创下近期单日最大跌幅。
美元指数的意外走弱
此前,美元因美国经济数据强劲和美联储加息预期而持续走强,但2月14日却与黄金同步下跌,这一反常现象令市场困惑。部分分析师认为,这可能与短期投机资金撤离有关。
暴跌的三大原因
1. 美元的影响力:双刃剑效应
美元与黄金通常呈现"跷跷板"关系--美元涨,黄金跌。但此次两者同步下跌,暴露出更深层的矛盾。
美元此前因美国经济复苏和利率上升预期而走强,导致黄金承压。例如,美联储的加息政策让持有黄金(无利息)的吸引力下降。
2月14日的美元下跌可能与市场对美国财政赤字风险的担忧有关。尽管此前市场认为美国经济"无懈可击",但部分投资者开始质疑其可持续性,引发美元抛售。
2. 全球经济预期的快速切换
近期全球多地地缘冲突(如巴以局势)缓和,叠加中国春节后消费数据向好,投资者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股市等高风险资产,而非黄金这类"保险箱"。
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降低了市场对通胀的担忧,进一步削弱了黄金作为抗通胀工具的需求。
3. 技术性抛售与市场情绪
投机资金撤离:当黄金价格跌破关键支撑位(如2000美元/盎司)时,技术分析派投资者加速抛售,形成"越跌越卖"的恶性循环。
央行行为变化:部分新兴市场央行因需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减少黄金储备的增持,转而抛售黄金换取美元,加剧了供应过剩。
对市场的连锁影响
1. 黄金产业链受冲击
金矿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若金价持续低迷,部分高成本矿企可能面临停产风险。
国内黄金零售价(如9999足金)已从春节前的644元/克降至637元/克左右,消费者观望情绪升温。
2. 投资者策略调整
持有黄金ETF或期货多头的投资者面临短期亏损,部分人转向"做空"黄金或增持股票、债券等资产。
3. 货币市场波动加剧
美元短期走弱缓解了新兴市场货币的贬值压力,但若美元反弹,这些货币可能再次承压。
尽管黄金短期承压,但多数机构认为其长期避险属性未改变。例如,德意志银行指出,若美国财政风险或地缘冲突再度升温,黄金仍可能反弹。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当前波动既是风险,也可能蕴藏机会--通过双向交易工具(如现货黄金)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或许是更稳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