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一】今年以来,由于美国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对华芯片出口政策,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状况如坐过山车一般不好过。
一番折腾下来,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日表示,英伟达在中国先进芯片市场的份额已从过去的95%跌至零。他警告称,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不仅"伤害中国","往往也会伤害美国,甚至更糟"。
本月初,黄仁勋在纽约出席美国城堡证券(Citadel Securities)主办的活动时发表了上述讲话。当地时间10月15日,城堡证券发布了当时黄仁勋与红杉资本合伙人康斯坦丁·布勒(Konstantine Buhler)对话的视频,题为"英伟达的黄仁勋谈人工智能(AI)与下一个增长前沿"。
在这场对话中,布勒向黄仁勋提问,对美国来说,在向中国出口AI算力方面,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黄仁勋回答说,美国决策者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在AI竞赛中取胜,"但重要的是,要记住,伤害中国的事情,往往也可能伤害美国,甚至更严重","在急于推出对他人有害的政策之前,或许应该退后一步,反思一下哪些政策对美国有益"。
他指出,软件产业的核心是开发者,要赢得开发者才能创造未来的平台,而中国拥有"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有出色的学校,对AI有极大的关注和热情",不让这些研究人员在美国技术上构建AI是一个错误。
黄仁勋10月6日在纽约出席美国城堡证券(Citadel Securities)主办的活动。 视频截图
在黄仁勋看来,核心问题在于,美国应如何平衡"保持技术领先"和"确保世界建立在美国技术堆栈上"?他认为,美国需要有细微的策略,而不是非黑即白。应该形成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细致入微的策略。既要让美国保持技术领先,又要继续赢得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
黄仁勋透露,英伟达在华市场份额已从95%降到了0,"目前,我们100%退出了中国市场"。"无法想象任何决策者会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即我们(美国)实施的政策导致美国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降到了0。"
他称,目前在英伟达所有股东预测中,都假设中国业务为0,公司如果在中国有任何新进展都是额外收获,"希望我们能继续(向美国政府)解释和说明,并寄望于政策会有所改变"。
香港《南华早报》16日指出,黄仁勋的这番言论呼应了他的一贯立场,即若英伟达无法在中国销售产品,市场将被华为等中国竞争对手接管。
中国《财经》杂志通过多位供应链人士了解到,保守计算,2024年中国市场英伟达H20系列芯片出货量约为60万-80万枚。某主流国产AI芯片出货量约为30万-40万枚。也就是说,英伟达2024年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远超60%。
英伟达2025财年报告显示,它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收入171亿美元,同比增长66%。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在英伟达营收大盘中的占比为13.1%。美国出口管制导致英伟达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收入占比已连续三年下滑。
随着AI技术高速发展,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器(GPU)助其成为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公司之一,今年还成为了全球首家市值达4万亿美元的公司。
但自2022年以来,美国政府为打压中国芯片发展,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制。英伟达被禁止向中国出口用于AI应用的高端GPU,包括A100、H100和H200。
今年,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一度禁止英伟达对华出口其专供中国市场的阉割版芯片H20。后来,在英伟达的游说下,以及该公司同意向美国政府上缴在华销售额的15%后,美国7月恢复了H20的对华出口许可。
然而,此后围绕英伟达的争议仍持续扩散发酵。
7月31日,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中方约谈了英伟达,要求其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新媒体账号"玉渊谭天"则发文,点名H20芯片"不环保,也不先进,更不安全",并非"好选择"。
8月10日,英国《金融时报》又报道称,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公司(AMD)已同意向美国政府"上贡"(或可称为"交回扣")其在中国销售芯片收入的15%,以换取特朗普政府颁发的出口许可证。一时间,舆论哗然,路透社认为,此举颠覆了美国数十年的"国家安全政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企业风险"。
在去年12月对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而依法开展立案调查9个月后,中方监管部门今年9月15日发声明表示,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依法决定实施进一步调查。
英国路透社当时报道称,中方最新声明给英伟达在华业务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中国市场去年占其总销售额的13%。美国《纽约时报》也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这是中方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旨在利用其掌握的监管政策工具箱和外交谈判,增加中国获得先进半导体的渠道,并超越外国竞争对手,最终减少依赖"。
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处置芯片巨头违法违规的底气,源于中国科技产业的集体突围。
9月,华为罕见公布了一项三年愿景,目标在AI领域挑战英伟达的主导地位。美国彭博社注意到,华为下一代昇腾芯片将采用"SuperPod"设计,通过华为自主研发的灵衢(UnifiedBus)互联协议将1.5488万块昇腾AI芯片连接在一起,号称速度比英伟达下一代NVLink144方案快62倍。英伟达当前一代的NVLink72允许该公司将72个Blackwell GPU和36个Grace中央处理器连接在一起。
据《南华早报》报道,除了华为外,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和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巨头也在加大自研芯片投入,通过内部研发或外部投资强化供应链掌控。
今年7月,有人问黄仁勋,面临中美持续不断的贸易冲突,英伟达将在中国持续投资,还是维持现状?当时他的回答是,如果想要维持现状,你就必须加大投资。市场发展如此之快,竞争如此激烈,竞争对手没有一个在维持现状,他们都在加大投资。所以英伟达必须每天都不断进步。中国是第二大技术市场,并且发展迅速。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充满活力。
黄仁勋曾公开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计算市场,到2026年,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进军这一市场对英伟达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机遇,并将促进美国的税收收入、就业和增长。
据《财经》报道,目前英伟达在中国仍保持着巨大投入,其在中国仍有一个庞大的工程师团队。该团队会帮助中国科技公司在合规的H20等芯片上适配通义、DeepSeek等国产模型,让这些大模型在英伟达的芯片上充分发挥潜在性能。
最新的消息显示,英伟达H20芯片的在华销售已经几乎停止。为此,英伟达希望积极推动基于其当前一代的Blackwell GPU的对华定制版能够获得美国的出口管制许可。
黄仁勋上个月在一档播客节目中评价说,中国在芯片领域仅落后美国"几纳秒",在芯片研发和制造方面具有极强的潜力。他呼吁美国政府允许美国科技企业在中国等市场竞争,以"提高美国的影响力"。
澳大利亚新闻网站"inkl"9月称,黄仁勋的话的意思是,英伟达只能从与中国的稳定合作伙伴关系中获益,虽然该公司目前继续在AI芯片领域保持领先,但华为未来三年的进展肯定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