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18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后,提出了一个结束俄乌冲突连全勤的法子:建议俄乌双方都宣布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然后让历史去评判。
他还提到,这场与泽连斯基的会面非常有意思且真诚。
"very interesting"显然不是正常的外交辞令,这种模糊措辞,给人一种讽刺泽连斯基的感觉。
尤其是在提出"双赢"构想的背景下,这句非常有意思,给人一种嘲讽泽连斯基的感觉。
但是不得不说,在"赢学"这方面,特朗普是拿捏得死死的,俄乌打了几年,现在竟然有了"双赢"方案。
这凸显了特朗普的基本逻辑,他不在乎谁对谁错,不追究战争起因,只求有一个停战的结果,方便自己吹嘘就行了。
毕竟今年诺贝尔和平奖主要关注的是2024年的事情,特朗普还需要继续积累所谓的"和平政绩",去冲击明年的诺奖。
所以这个方案看似中立,实则回避了俄乌之间的核心矛盾,把战争简化为了一场友谊第一,输赢第二的比赛。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
在玩弄叙事方面,特朗普虽然不像民主党进步派那样,满脑子说教、输出价值观,但也有自己的套路。
共同点就是,一定要掌握叙事权,这是美国长期操纵舆论形成的惯性,虽然特朗普反对这类传统媒体,但如何运作的,他很清楚,一时的输赢不重要,而是要看以后谁更会讲故事。
所谓的让历史去评判,听起来公正,实际上是在规避当下的责任,把裁判权推向虚无的未来。
因为特朗普或者说美国,没有能力在当下这个节点上去判定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输赢,那么就把"输"剔除掉,只剩下赢,你赢了,我赢了,他也赢了,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圆满!
但真要按照这个逻辑来解决问题,本质上还是偏心俄罗斯的。
因为这对乌克兰来说,是一种侮辱性的让步,对俄罗斯来说,却是一种带着战果的落袋为安式的战略胜利。
(此次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会晤现场)
乌克兰失去了实打实的土地,如果继续打下去,还有一个拖垮俄罗斯的念想,但接受了停战,不管是什么形式,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只能在实控线上停下来,乌克兰不太可能会如俄罗斯要求那般,再让出一部分土地给俄罗斯,但已经失去控制的,也别想再拿回来了。
而这正是俄罗斯所期望的,打了几年,你说真有什么收获,最直观的就是土地,但是只要战争不结束,这些土地最终能不能控制,还真不好说。
所以俄罗斯这边需要落袋为安,就像在牌桌上赢了一大堆筹码,得能带走行,否则它只是当前这一轮牌局的筹码,而不是自己财富。
而且让历史来评判,也有利于俄罗斯,因为大部分人能看到的,其实都是表面上的内容,即俄罗斯拿到了乌克兰大约五分之一的领土。
一边是开疆拓土,一边是割地求和,这是不对称的,无法仅靠叙事抹除20%领土的鸿沟。
所以说,让双方依靠叙事决定胜负,形同让乌克兰认输,然后就看乌克兰自我粉饰的水平了。
(泽连斯基和普京)
不过也不能说特朗普的思路有什么大毛病,战争结果从来就不是一张清清楚楚的表格,尤其是现代战争,很少有绝对意义上的全面胜利,都得靠打完之后的包装。
俄乌打到现在这个地步,如果立即停火,也必然会进入到叙事战阶段,毕竟这关系到的不只是俄乌双方,还有总是认为自己站在道德高地上的欧洲,以及一个只准自己赢麻了的特朗普。
考虑到如今信息碎片化、媒体政治化的背景,胜利只会更加"多元化"。
因为人人都可以表达,都有自己的立场,都有自己观察的角度,而只要传播开了,总会有受众能get到。
所以一定程度上,特朗普并不是提了个方案,算是把最终的结局提前剧透了,想稀里糊涂的把俄乌冲突推到下一个阶段:反正最后你们都会说自己赢了,为何不直接快进到这个环节?
(乌克兰重建是个系统性的大问题)
如果真的能够快进,俄罗斯的故事显然更好讲,特别军事行动提出的目标,几乎都可以说实现了,那乌克兰又会如何讲述自己的胜利故事呢?
最可能的办法,是转向有限目标叙事--即便没能收复全部失地,但国家仍然存在,民族意志也没有丧失。
比如,乌克兰可以强调,尽管面对俄罗斯这样一个核大国,其依然守住了政治主权与国家制度,乌克兰还叫乌克兰,乌克兰没有从地图上被抹掉,至于丢掉的领土,绝不会放弃,会通过别的方式收复。
又比如说,可以强调击退俄罗斯进攻基辅、赫尔松的部分战果,展示战略顽强性--俄军打到基辅我们都扛下来,还把他们赶出去了,那么整体来看,这就不叫丢掉土地了,而是光复了包括首都在内的大量土地。
再一个就是,乌克兰会说自己成功保护了欧洲,甚至保护了美国,保护了整个西方文明,不仅能挽尊,还能向西方人示好,保不齐就能混进欧盟,来个赢上加赢。
这些说辞,多多少少在过去几年都被提过,对于有西方舆论支持的乌克兰来说,这些都不是事,真正的大麻烦是,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毕竟叙事不能当饭吃,虚假的胜利是换不来真正的红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