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公司"复活"一万年前灭绝的恐狼 称希望"复活"猛犸象(2)

2025-04-26 16:01  中国新闻周刊

"最适合第一个'复活'的物种"

夏皮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两年前,公司内部举行了一次会议,并制定了一份并未对外宣布的"复活"物种清单。"当时我们在黑板上列清单,本·拉姆说他想要一头史德拉海牛。"这太荒谬了,夏皮罗评论道,史德拉海牛的大小远远大于现存能作为其"代孕"母亲的动物,婴儿比母亲还庞大是行不通的,这是不可能完成的计划。

随后,会上讨论了其他可能进行"复活"的物种。讨论到恐狼时,有人站出来阻拦说,"等等,那不是真的物种,那是《权力的游戏》中的角色"。"不,这是一个真实的物种,而且我们有一些DNA信息,虽然不是很多。"夏皮罗回答道。

事实上,恐狼似乎比其他物种更适合成为第一个被"复活"的物种。夏皮罗解释称,因为恐狼外观很像灰狼,且基因上也与灰狼接近,与灰狼共享99.5%的DNA,这意味着灰狼是非常理想的能用于恐狼"复活"的物种。于是,团队收集了大量灰狼的DNA序列信息,并研究这些信息如何影响灰狼的外表、行为方式和健康。"我们也知道如何照顾它们,这就是我们选择恐狼作为首个'复活'目标的原因。"

"复活"恐狼实质上是对灰狼的基因进行精准的改造。这一宏伟计划需要先找到一些跨越万年的"远古碎片",该公司科研团队从距今13000年前的恐狼牙齿和距今72000年前的恐狼耳骨中提取出恐狼的基因组样本,唤醒了沉睡在冰河时代深处的史前密码。

这一"复活"工程中还有克隆操作的"戏份"。传统的动物克隆方式中,科学家们需要从供体动物身上剪下一块组织,再一点点提取出单个细胞,最早的克隆界明星--多莉羊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而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则采用了一种不需要"大动干戈"的方式,只需从灰狼的血液中提取出内皮祖细胞,为操作过程提供了更安全、便利的路径。

夏皮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些分离出的细胞在实验室中"非常强大",很快就能呈现出研究团队想要的结果。目前,他们仍需要将此方法在其他物种中进一步尝试,以得到一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有信心的、可靠的答案。

分离出内皮祖细胞后,科研团队便开启了他们精密而大胆的"基因修饰工程"。他们根据从恐狼基因组中解析出的遗传信息,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常被比作"基因剪刀"),对内皮祖细胞核内的14个关键基因进行了20次精准编辑,为细胞换上一套"恐狼版本的指令"。随后,编辑完成的细胞核被移植进一个去除了原始细胞核的卵子中,卵子被培养成胚胎,并最终植入"代孕"猎犬的子宫中。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定点地对基因进行编辑,在基因的修复、插入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操作不当、对未知基因编辑也可能导致动物出现疾病甚至死亡。

夏皮罗表示,每一次基因编辑都会带来一定风险,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团队尽可能少地进行基因编辑操作,同时确保仍能得到想要的恐狼外表特征。"我们有很多遗传信息,包括DNA序列与不同结果之间的联系。"

她以恐狼的白色皮毛为例解释道,恐狼之所以会有白色皮毛,是因为控制毛发色素沉积的三个关键基因发生了突变。但团队从早期文献中获知,有一些灰狼在这三个基因发生突变后并没有得到与恐狼相同的白色皮毛性状,而是导致了失明或失聪。因此,团队果断放弃了这一高风险想法,转而参考健康的白毛家犬的基因特征,并经过一系列精准编辑最终使"复活"的恐狼披上了华丽的"白色大衣"。"这是我们决定编辑哪些基因的一个代表性例子,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