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特朗普对全球贸易伙伴挥起关税大棒,对中国大陆征收 34%关税,叠加此前以"芬太尼问题"征收的20%关税,美国对华关税已高达 54%。同时,美国还对台湾地区课征32%高额关税。然而,赖清德当局竟直接挂出"免战牌",而特朗普在未等来北京电话后,竟然紧急调动轰炸机,妄图对华进行极限施压。
特朗普举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号发起关税战,赖清德本应维护台湾地区民众利益,奋起抗争,但却宣称不对美进行关税报复,还提出加大对美采购及投资等谄媚举措,美其名曰"吃苦当作吃补"。这一行为遭岛内各界强烈批评,被指责为"对美投降""掏空台湾"。
特朗普曾指责台湾抢走美国芯片产业,逼迫台积电增加对美投资,否则将对台征收 100%关税。对此,赖清德当局宣布大幅增加对美军购支出,积极推动台积电追加在美投资1000亿美元,还向民众保证可以"安心睡觉"。然而,特朗普胃口极大,军售、台积电、关税,统统都要。民进党当局又当"冤大头",美国武器白买,台积电白送,最后还要被课征 32%高关税,岛内批评声浪此起彼伏。
多年来,民进党当局被美方予取予求,从台积电到美投资,到宣称扩大对美物资采购及投资,岛内各种产业通通都要加码投资美国。大家都心知肚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只是施压工具,对于台湾来说,特朗普真正想要的不仅仅是台积电,而是迫使岛内整个半导体产业迁往美国,重振美国制造业。然而,面对特朗普的关税讹诈,赖清德当局却卑躬屈膝,摇尾乞怜。反观中国大陆,则对美国关税霸凌坚决实施反击,坚定地捍卫自身正当权益以及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公平正义。
特朗普多次表示希望与中方对话,等待来自北京的电话,这表明中方精准反制已击中美国"七寸",特朗普陷入进退两难境地。特朗普发动关税战本想令"美国制造"回归,中方限制稀土等关键原材料出口,使美国科技企业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据美国媒体此前披露,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英伟达损失 55 亿美元,黄仁勋到访北京时表示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为推动美中经贸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可见,单边主义不得人心,合作共赢才是人心所向。
众所周知,美国对华出口集中在农业,附加价值较低,中国可轻松找到其他供应商。如中国进口商向巴西采购大豆,一周内订下约 40 艘船的货量,总计约 240 万吨,美国农产品出口商面临困境,农民利益受损,农业州选民对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不满情绪上升。此外,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债主,增持或减持美债对美国金融市场影响重大。中国减少美债持有量或调整投资策略,可能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担忧,导致美元汇率波动、国债收益率上升,增加美国政府融资成本
连日来,美国股市激烈动荡,美元暴跌,美债被抛售,特朗普政府赶紧宣布暂缓对部分国家征收"对等关税,豁免所有地区入口的手机、电脑等产品税率。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中国日益多样化的出口市场、巨额美国国债、对关键战略矿产的掌控,以及应对危机时国家体制上的优势,不仅能让中方经受住考验,还能在未来谈判中突显出自己的实力。德国媒体则指出,中国经济已强大到美国无法摧毁,特朗普注定要败下阵来。
特朗普举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号发起关税战,而美国的企业和民众未蒙其利却反受其害,不可谓不讽刺。更讽刺的是,当这些美国企业利益受到损害时,其寻找出路的对象不是美国政府,而是中国市场。特朗普未等来北京电话向他"求饶",等来的却是中国奉陪到底、对等反制的组合拳。于是,他恼羞成怒紧急调动B - 1B战略轰炸机前往东北亚,妄图武力施压与恫吓。然而,中国人民是吓不倒压不垮的,我们也从来不吃霸凌霸道那一套。
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特朗普政府应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观念,以实际行动展现诚意,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若特朗普执意与14亿中国人民为敌,必将付出惨重代价。最后,我们还是要奉劝美国政府,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