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从人民银行副行长到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还曾经历过短暂的身份转换,即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彼时,他提出了"体制", 所谓"体制",就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刘鸿儒在文章中表示:"股份制是80年代以来唯一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国有企业改革形式"。
1995年,刘鸿儒从证监会退休后挂名平安保险的名誉董事长,平安保险作为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的典范,为其题词:"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
据了解,刘鸿儒还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后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金融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
2012年3月29日,刘鸿儒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曾著有《社会主义货币与银行问题》、《社会主义信贷问题》等。
刘鸿儒在教学及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曾任中国金融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首任院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兼职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访问教授。
人物履历
1947年,为东北行政学院学员、组织干事。
1950年,任东北人民大学经济系班主任、教员、党总支部书记。
1951年,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教员、党总支部书记。
195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研究生班。
1953年,为东北人民大学经济系教员。
1954年,在北京俄语专科学校留苏预备部学习。
1955年赴苏联,入苏联莫斯科大学财政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任党总支部书记,获经济学副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