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钦带着奥运冠军的头衔,9月3号踩着实打实的步伐,正式在北大开学报到了。这场面还真没让人失望--红色体恤、清爽走进教室,那架势不仅像迎新,更像球迷现场追星会。能想象吗?一个扎扎实实的世界冠军、国乒主力,在教室里成了同学们争着合影、拿签字的小红人,场面挺有点"体育圈顶流入学"的味道。现场同学,有备而来的直接掏球拍和签字笔等着,女生们"眼神直勾勾",男生们手机不停,这气氛,比有些明星还炸裂。
其实想想王楚钦这成绩,高分录取真不意外。北大全国最硬的体育部硕士,试题难度不低,王楚钦复试拿到86分,高居榜首,连北大体育教研部公示都把他标得明明白白。说白了,不只是体育里狠劲十足,学业也一点不落下风,硬实力在这摆着,今年刚刚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率队、个人表现都顶级,打球的狠劲和求学的专注,也不是吹出来的。
这种"冠军级学霸"进校园,球迷圈不少人在议论,有人说这就跟2017年丁宁进北大有点像,乒坛顶流转战学霸人生,那种身份反差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都知道王楚钦球风刚猛,场上主打反手抢攻,单板质量和连续性让他成了国乒目前最有威胁的攻手之一。但到北大课堂上,人家瞬间变身"安静开学新生",据说还紧张到主动喝水压压惊,说实话,这份反差也挺有趣的。一面是球场上杀红眼的劲头,一面是教室里成为同学们"盼签名的偶像",这是只有顶尖运动员在顶尖学府的画面。
要说这段经历有啥特别意义,其实对于王楚钦而言也是一种体验--刚拿完冠军,还带着累一直全国飞,但转身成了北大新生,又开始面对全新的学业压力和同龄人身份。像乒乓球圈里不少人,上学和训练兼顾都不轻松。比如早些年樊振东兼顾华东师大学业和队内比赛,也是硬着头皮啃下来的。但王楚钦现在这身份,社会关注度其实更高。同桌同学球拍都准备好了,可想而知,接下来学院老师们都有可能让他带着国乒的专业视角影响校园生活,毕竟作为非定向的体育硕士,就是要全身心扎根在北大。
从奥运冠军到北大研究生,不止是身份跨界,更是生活节奏的彻底转换。短短半年里,王楚钦拿到全国冠军、世界冠军,转头又成了学霸新生,这种切换能力挺让人佩服。球迷们也在评论区"刷屏式"送祝福,不少人说想做他同桌,也有人调侃"要不也学会提前带球拍",其实说到底,这种新鲜感和羡慕,就是"冠军和普通学生之间的天然距离",又因为王楚钦本身不装腔作势,反而更有亲和力。
再说实话,现在的王楚钦没啥明星架子,走进北大,不管是跟同学们打成一片,还是在将来的校园活动上展现专业特长,都是妥妥的"正面示范"。像今年世乒赛团体决赛,王楚钦一波三折逆转对手,场上的抗压能力和临场反应,不少北大体育老师都夸过他的"头脑冷静"。这倒也很贴合当下研究生的气质,不光赛场能顶,学习也不虚。
接下来,王楚钦既要在世界大赛上争取继续登顶,又要在北大扎实推进学业,说压力肯定不小,却也有点让人期待。这一步跨界,可能会带出一点新鲜故事,也许哪天我们能在北大校队见到王楚钦坐阵,或者校园论坛见他和同学玩球讲课。反正,他这开学第一课已经比大多数同学都吸粉了,日后咋样,就看他自己怎么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