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谈判桌外:美方强势施压中方四两拨千斤

2025-08-03 17:23  头条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28日,中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谈,以解决两国的经济冲突,还要继续贸易休战三个月,而且会避免再出现高关税的对抗。美财长贝森特依旧是这次谈判的代表之一,在谈判前夕就曾表示,这次会谈中将推迟关税期限。除此之外,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美国现在已经暂停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以配合中美在瑞典的贸易谈判,以及未来的中美会晤。从美国的动作看,这次与中国的谈判显得非常有"诚意"。

相比之前在日内瓦和伦敦的谈判,美国这次没有在谈判前对华搞多种制裁,反倒是先解除对中国的多种贸易限制,甚至最重要的技术出口限制都暂时停止了。看起来美国十分想与中国在瑞典谈出好的成果。那么美国为何显得这么着急,对美国的动作,中国能信多少?

美国变得着急,要从美国自身找原因。近期中美除了政府之间的动作外,美国的商界也组团来华,目前已知的有波音公司和联邦快递的高管参加。这些企业都是美国的大型跨国企业,他们的访问与美国政府没有直接关联,前来的目的十分简单,就是想与中国恢复正常贸易。

美国的关税行为已经对美国的经济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美国企业无论大小,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中国,从中国进口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甚至直接采购商品。关税说是让美国的制造业回归,但这个过程漫长到难以实现,在制造业回流的过程中,企业被迫承担的成本要如何计算呢?更别说像波音这样的跨国企业,本来就是做的全球生意。

再说了,特朗普再度回归,不仅需安抚选民情绪,更要应对背后金主的期望。如果把经济都给搅乱了,这些大资本家可就要对特朗普发难。中国作为最大的市场,对美企来说是不可失去的。

其次是,特朗普虽然与欧盟、英国、日本等国达成了贸易协议,但这多数都是些框架,还没到两边签字画押的地步。甚至出现双方对贸易协议中的部分说法各执一词的现象。

比如日本否认550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表示直接投资只有1%到2%。冯德莱恩表示15%的关税适用于欧盟的药品,美国却称未来会对药品有单独的关税。这多少都说明,美国在贸易谈判上并没有取得真正大的成果,一切都还有变数。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就更需要在和中国的谈判中有所进展了。这个进展不需要签署最终的贸易协议,而是像伦敦谈判一样,再次达成一定的框架,缓和中美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先让美企和经济喘口气,并为特朗普的中美会晤铺路。换句话说,美国可能希望稳住中国,不要再出现4月以来的变数。

所以特朗普政府出的是缓兵之计,平息日渐动荡的市场。比如他暂停对华科技出口的限制,并不是真的解除,显然是把技术限制当作筹码之一,未来时机允许他马上就会再次收紧。

特朗普透露想访华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可能只是在经济和外交方面借中国捞好处,为自身增强政治资本的举措。等再过三个月,美国将该搞定的国家都搞定,马上就会反过来接着对付中国。中国要做的,不只是稳住谈判,更要预备下一轮博弈的"对冲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