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这一炸,10万吨美航母出了大问题

2025-02-17 09:08  头条

2025年2月12日深夜,地中海塞得港附近,美国"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与一艘5万吨级商船"贝西克塔斯-M"号轰然相撞。令人震惊的是,这艘曾多次躲过胡塞武装导弹袭击的10万吨级"海上巨兽",竟被一艘普通货船撞出15米长裂口!

美"杜鲁门"号受损情况

美军连夜公布的受损画面中,航母右舷浮筒撕裂的伤口触目惊心。不系舟认为,这场事故不仅是美军脸面的崩塌,更暴露了其深层次的管理危机。

一、事故现场:夜间撞船,航母"皮开肉绽"

根据美军披露的照片,"杜鲁门"号船尾右舷靠近飞机升降机的浮筒被撞出多处裂口,部分金属结构外翻,如同被巨兽撕咬。尽管美方强调核反应堆安全没有进水,但如此明显的结构性损伤,恐影响舰载机调度和防空能力。

更尴尬的是,商船"贝西克塔斯-M"号仅右舷甲板轻微受损,仍在自行航行。有网友调侃:胡塞武装用导弹都打不沉的航母,竟被货船破防?

二、撞船真相:人祸大于天灾?

1. 护航掉链子:航母竟成孤家寡人

事发时,"杜鲁门"号正单列通过狭窄的苏伊士运河入口,护航舰艇无法贴身保护。但更致命的是,航母的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处于关闭状态,夜间值班人员也未及时发现商船接近。不系舟分析,美军为隐蔽行踪常关闭AIS,却忽视了民用航道的高风险,可谓是顾头不顾尾。

2. 疲劳驾驶?美军"007"模式埋隐患

"杜鲁门"号此前在红海连续执行50天高强度任务,舰员长期处于战备状态。而美军近年因兵力短缺,频繁延长部署周期。2023年,美国陆军甚至因招不到兵被迫裁员2.4万人。过度疲劳的士兵遇上复杂航道,事故概率自然飙升。

3. 历史顽疾:撞船已成美军"传统艺能"

自2017年起,美军撞船事故频发:

- 2017年,"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撞船致7人死亡;

- 2023年,"康涅号"核潜艇撞海底山脉;

- 2024年,巡洋舰误击自家战机。

不系舟觉得,美军重作战、轻操船的考核体系,让基础航海技能沦为成选修课了。

"杜鲁门"号

三、连锁反应:全球部署计划被打乱

"杜鲁门"号原计划返回红海拦截胡塞武装袭击,如今却面临尴尬选择:

硬撑作战:带着裂口硬扛导弹,风险极高;

回国维修:美国唯一能修核航母的船坞已排期到2027年,维修费或超10亿美元。

美军高层更担忧的是,此事可能助长胡塞武装士气。毕竟,连商船都能撞伤航母,反舰导弹的威慑力自然被放大。

胡塞武装袭击美航母

四、深层反思:美军神话为何崩塌?

1. 多元化政策反噬战斗力

为填补兵员缺口,美军近年来放宽征兵标准,甚至招募跨性别者。但部分新兵将精力放在性别议题而非训练上,导致素质下滑。

2. 装备维护摆烂

2025年1月,一架F-35因飞行故障坠毁;2月,E/A-18G电子战机因发动机吸入异物坠海。维护不力已成美军定时炸弹。

3. 霸权思维作祟

美军一味追求全球部署,却忽视基础管理。正如不系舟所言:当航母变成疲于奔命的'救火队',撞船不过是迟早的代价。

美F-35坠机残骸

结尾

一场撞船事故,撕开了美军"外强中干"的真相。当核动力航母连商船都躲不过,所谓的"全球威慑"还剩几分底气?或许正如网友所言:美军最大的敌人不是胡塞武装,而是自己的傲慢与懈怠。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