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远程导弹瞄准上海,美国态度很明确,东亚局势发生不可逆之变

2025-09-02 15:35  头条

"日本远程导弹阵地瞄准上海等中国腹地"!当地时间8月31日,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自卫队在九州配备了12式地对舰导弹,射程1000公里,覆盖中国的上海,长江口和舟山群岛等",从日本方面公开的"12式地对舰导弹"覆盖画面,已经覆盖了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全境,中国东北,华北,山东等地区。

在东亚这片海域,军事部署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区域平衡。日本自卫队近期动作频频,九州岛上的导弹阵地悄然升级,射程直指中国核心城市。这是否预示着新一轮紧张升级?一枚导弹的覆盖范围,能否改变大国博弈的格局?读者不妨跟随分析,探寻背后的战略逻辑。

西太平洋地区的地缘形势长期处于紧绷状态。日本作为岛国,面对周边海域的航行活动增多,自卫队逐步调整防御策略。

从二战后宪法框架下成立的自卫队,最初装备以本土防护为主,但随着东海争端和朝鲜半岛波动加剧,日本开始重视西南诸岛的战略位置。九州岛连接本州与琉球群岛,成为关键节点。

防卫省数据显示,自2010年代起,日本增加对该区域的投入,包括雷达设施和部队配置。这些举措旨在应对邻国海军力量扩张,例如舰艇频繁穿越海峡。

日本政府文件指出,这种背景源于供应链安全和海上通道的关切,导致自卫队从短程系统转向远程能力。

美国的盟友角色提供技术援助,推动日本提升反舰实力。这种转变并非突发,而是多国互动积累的结果,反映出区域安全环境的演变。

日本防卫省加速导弹升级计划,源于对潜在冲突的评估。九州熊本市的基地扩建,包括新仓库和通信设备,为部署铺平道路。自卫队导弹团从北海道到冲绳的布局,体现整体规划。

这些变化调整了区域平衡,九州作为前沿阵地,战略价值凸显。自卫队的发展显示渐进式转型,外部压力塑造其策略。

日本媒体于当地时间8月31日披露,自卫队在九州配备改进型12式地对舰导弹,射程达1000公里。

从熊本市基地发射,能触及中国上海、长江口和舟山群岛等地。公开覆盖图显示,范围扩展至俄罗斯远东、朝鲜全境、中国东北、华北和山东地区。

自卫队团级单位接收新装备,导弹改进包括延长射程和增强导航精度。

防卫省官员审阅蓝图,标记九州位置的优势,距中国约800公里,便于响应。导弹系统采用8x8轮式发射车,每车载8枚,亚音速飞行,低空掠海,末端雷达锁定。

部署过程从计划阶段展开。日本方面强调,此举针对台海局势,导弹可从陆基打击舰船,无需远岛补给。覆盖弧线横跨黄海和东海,针对潜在威胁路径。

自卫队在九州进行测试,记录飞行轨迹。基地扩建包括弹药库,库存管理严格。导弹威力体现在规格上,隐身设计降低雷达反射。

日本计划为7个团换装,九州优先。导弹可改对陆打击,借鉴乌克兰经验。覆盖画面公开后,分析射程触及朝鲜港口和中国东北工业区。

防卫省文件显示,琉球群岛后续跟进,避免美军基地集中风险。导弹引入补充高超音速类型,九州阵地作为起点。

部署日期提前至2026年。覆盖华北弧线标明北京边缘。自卫队侦察机提供目标数据,融入网络。九州地形多山,发射定位视野开阔。过程连贯,从运抵到组装测试,确保作战效能。

日本扩展部署至琉球群岛,引入战斧和JASSM导弹。自卫队获进攻潜力,西太平洋局势变化。美国纵容下,远程能力增强,但日本全境处于中程导弹覆盖内。

团级换装继续,训练维持紧张状态。

日本行动构成威胁,却不等于威慑,对手有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回应。区域平衡调整,美军空间挤压下,日本军力发展成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