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这样?经过了解,杨铭宇黄焖鸡米饭这几年加盟店疯狂扩张,据资料全国超2700家,管理却严重掉队。品牌方嘴上喊着"严格监督",实际对加盟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交钱开店,后厨是地狱还是天堂,全凭良心。这次被曝光的郑州、商丘三家门店,不过是冰山一角。企查查数据显示,近三年多地门店因卫生不达标、餐具不合格被罚,但整改永远停留在"停业几天"的过场戏。
品牌方倒是反应迅速,当天就甩出一封致歉信,又是关店又是全国排查,可这"三板斧"早被消费者看腻了。去年成都门店的外卖里吃出"炖烂的死老鼠",郑州门店导致20人食物中毒,哪次不是关店、自查、道歉三件套?结果呢?不到一年,剩菜回锅的戏码换个地方接着演。所谓的整改承诺,不过是危机公关的遮羞布,连外卖小哥都忍不住劝退:"别点黄焖鸡!"行业内部人用脚投票,比任何质检报告都扎心。
消费者不是傻子,用"拉肚子""破防了"的评论刷屏热搜,背后是无数次信任被践踏的愤怒。当品牌把成本压缩到"剩菜回收"的极限,把食安当成"概率问题",就别怪市场用脚投票。
杨铭宇黄焖鸡的"塌房"绝非个案,而是快餐行业野蛮扩张的缩影。加盟模式不是甩锅的借口,品牌方若只顾收加盟费,不管消费者食品安全,迟早被反噬。食品安全从来不是"概率问题",而是人命关天的底线。当品牌方把成本压缩到连剩菜都要回收,把顾客健康当成"赌运气",就别怪消费者用脚投票。这次事件撕开的不仅是杨铭宇黄焖鸡的遮羞布,更是整个快餐行业加盟模式的疮疤--光靠"自查自纠"的儿戏,永远治不好食安顽疾。监管部门该出手时就该罚到肉疼,企业若再只顾收加盟费不管人命,今天倒掉的是几家门店,明天崩塌的就是整个行业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