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意难平”:三国最强白月光,为何三次改嫁都轮不到他?(2)

2025-10-16 16:15  搜狐

她不仅拥有倾国倾城的美貌,更具备贤良淑德的品质,对曹丕的母亲卞夫人极为孝顺。有一次,卞夫人随军出征,甄宓忧心婆婆的身体状况,整日以泪洗面。后来得知卞夫人安然无恙,方才破涕为笑。

不仅如此,甄宓还时常劝说曹丕多纳妻妾,以广延子嗣,这般豁达大度的气度,让曹丕对她愈发宠爱有加。

不过,故事并未就此画上句号。可惜在帝王之家,爱情往往如同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曹丕称帝之后,身边美女如云,尤其是汉献帝进献的郭贵嫔和李贵人,使得甄宓渐渐失宠。心中难免生出怨言的甄宓,却被曹丕误解为心怀不满。

公元 221 年,曹丕竟下达赐死甄宓的命令。更为残忍的是,在甄宓下葬时,被要求 "被发覆面,以糠塞口",死状极其凄惨。

关于甄宓之死,历史上还流传着一个浪漫而又略带悲伤的传说:曹丕见到甄宓后,曾将她的玉缕金带枕拿给曹植观赏。曹植不仅惊叹于枕头的精美绝伦,更是对嫂嫂甄宓的美名倾慕已久。

后来甄宓惨死,曹植入朝时,曹丕将甄宓的遗物赠予曹植。曹植在返回封地途中,于洛水边恍惚间仿佛看到甄宓的身影,触景生情之下,挥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洛神赋》。

那么,究竟为何曹操如此迷恋甄宓,却始终无法得到她呢?

其一,时机的因素至关重要。曹操攻破邺城之际,甄宓已然是袁熙的妻子。尽管曹操素有 "人妻控" 的名声,但当时正值收服河北人心的关键时期,若强行霸占袁家媳妇,难免会遭人诟病,引发诸多非议。

其二,曹丕抢先一步的举动打乱了曹操的计划。儿子已然先一步占有甄宓,作为父亲,即便心中再怎么心动,也不好公然抢夺,否则必将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其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曹操的政治考量。曹操乃雄才大略之人,绝不会因一个女子而损害自己的宏图大业。将甄宓赐给曹丕,既能安抚河北旧族,又能成全儿子,可谓一举两得。

甄宓的一生,无疑是三国时代女性命运的一个典型缩影。她虽拥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与过人的才华,却依然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先后成为袁、曹两大家族政治联姻的工具。

而曹操对甄宓的痴迷,或许正是源于那份 "求不得" 所滋生出的执念。这位在乱世中叱咤风云的枭雄,几乎能够获取他所想要的一切,权力、土地、人才,乃至无数的美女。然而,唯独这个让他一见钟情的甄宓,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他永远无法触及的 "白月光"。

这段尘封的往事,不仅仅是一代枭雄的情感轶事,更是那个动荡时代的一面镜子 -- 即便身处乱世的最显赫人物,也难免会有得不到的遗憾与求而不得的怅惘。

或许,也正是这份遗憾,让甄宓成为三国历史上令人难以忘怀的女性之一,同时也为曹操这个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增添了几分人性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