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场即将开启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主要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了液态电解液,也相当于为电池穿上了"防弹衣"。
全固态电池的性能优势也令人瞩目。广汽集团固态电池平台高级经理史刘嵘表示,全固态电池可耐热到三四百摄氏度以上,而传统液态电解液只能到一百多摄氏度不到两百摄氏度。
在能量密度方面,现有开发的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现有电池高了接近一倍。搭载这款电池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轻松突破1000公里,中型轿车甚至能达到1200公里以上。
此前,充电速度也将大幅提升。快充10分钟就能补400公里续航,15分钟可充至80%,几乎与燃油车加油时间相当。
根据GGII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7GWh,预计2027年将达到18GWh,2028年达到30GWh,2024-2028年期间复合增速为44%。

政策方面,2025年2月,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
4月,工信部在《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中提出,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并在《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要求加快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在役检测等标准研制。
1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其中将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高镍正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等列为中试平台建设要点。
同时,我国正主导制定《车用固态电池安全性要求》等6项国际标准,推动进入ISO审议流程,打破欧美在电池标准领域的垄断,为中国固态电池走向全球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望未来,中信证券指出,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总出货将超700吉瓦时,其中全固态电池超200吉瓦时。目前,中国的半固态电池已实现对欧美日韩的弯道超车,全固态电池奋起直追。展望2026年,预计半固态电池在消费、动力、储能等领域放量在即,全固态电池将开启装车验证。
申万宏源也认为,锂电环节供需紧张有望扩散到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产业链盈利有望迎来周期反转。新技术维度,固态电池、钠电将是产业链发展的必然趋势,2026年有望迎来产业化的诸多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