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反应大不同
消息传出后,各方反应不一。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特朗普开启了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的大门,欧盟将开放其20万亿美元的市场,并首次完全接受美国的汽车和工业标准,似乎对协议前景充满信心。欧洲领导人的态度则较为复杂。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对协议表示欢迎,认为避免了贸易冲突,还能给德国汽车工业带来好处,毕竟汽车关税从原来的27.5%几乎减半至15% 。爱尔兰总理Micheál Martin表示协议带来了贸易关系的清晰度和可预测性 。然而,并非所有欧洲人都买账。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对协议表示强烈不满,直言既不令人满意,也不符合欧洲的根本利益,他认为这是一项带有偏见的协议,欧盟对美国做出的投资承诺和军购不利于欧洲本土就业和产业发展 。芬兰外贸和发展部长维勒·塔维奥也表示,协议虽平息了局势,但关税水平依然很高,从长远看可能不是非常可持续 。德国经济界更是批评声四起,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计算得出,15%的普遍关税以及更高的钢铁和铝关税将导致德国GDP在一年内下降0.15%,相当于减少65亿欧元,欧盟整体GDP将下降0.1% 。相关专家也尖锐指出,这是一笔糟糕的交易,破坏了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 。
背后的深层原因
美欧达成这一协议,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原因。对美国而言,特朗普政府一直奉行"美国优先"政策,试图通过贸易谈判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美国希望通过提高关税等手段,促进本国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同时,美国也希望通过与欧盟的协议,在能源、军事装备等领域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对欧盟来说,虽然15%的关税并非理想结果,但此前特朗普威胁要征收更高的关税,甚至可能引发大规模贸易战。在这种压力下,欧盟为了避免贸易冲突对自身经济造成更大损害,选择了妥协。此外,欧盟目前在能源供应上存在一定困境,从美国进口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