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我国大范围地区的确是比较冷,这不是瞎说,而是从数据上可以看到的。
除了寒潮或者冷空气的影响之外,其超长阴雨雪的发展,也着实加强了体感上的寒冷,当然,事实上数据也表明了这一切。
所以,这2月才算是真正的感受到"最冷1月的冷模式",这好像才真正在冬季一样,让很多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毕竟都冬季都要结束了。
大家可以从我国的统计数据图上看到,我国南北基本都是偏低1度左右,而在华北,东北等地,还有偏低2度到4度左右,气温稍微偏高的就是西部方向了。
所以,这比较常年的状态来讲,其实整体还是偏低一点。
那这还要一直冷下去吗?
其实冷倒无所谓了,冬季本身就应该冷,但话说回来,虽然2月以来,我国是大范围处于偏冷的状态,但相对于整个冬季来说,其实依然是偏暖的模式最为明显,数据显示,基本都是1度左右。
所以,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在2月是很难彻底逆转我国冬季此前带来的偏暖,这也说明了,冬季最终应该就是暖冬。
虽然拉尼娜的发展存在,并且也还有影响,但似乎它的效果在2月才体现更加明显一点。1月可以说拉尼娜的发展基本没有反应。
而且来自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2月发布报告说,2025年1月成为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热1月,1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3.23摄氏度,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出1.75摄氏度。
数据还显示,过去12个月的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的平均气温高出1.61摄氏度。
所以,拉尼娜出现都没有带来多大的变动,在2月还有点符合其拉尼娜的发展。然而呢?这才冷一会,我国冬季就要结束了。
所以,冬季偏暖,依照已有的数据来看,应该就是一个"暖冬",但确定性的数据,是要等到2月结束才可以明确,大家后续知道。
而且最为关键性的问题来说,这接下来我国将出现超级大回暖的模式,这更加锁定了暖冬的定局趋势,可以说这一波2月结束前的升温,真的是极端性的模式。
只有强,更强的趋势,甚至又是冲向同期偏高,历史之最的模式,主要是,它还在跨入3月初进行热,这也算久了,只是北方更加需要快速注意波动就行。
超强回暖:多地冲30度!回暖热如4月,为什么这么强?
的确,大家冷久了,可能这一波回暖还是有点不适应,但着实有点强,有点疯狂,我国多地将冲击30度以上。
比如:安徽宣城,在2月25日,最高气温仅仅只有9度,但是到了3月2日,最高气温都达到了30度,所以,这非常地凶猛。
如果从大范围的情况来看,在黄淮到江南、西南等地或从不到10℃,也都将飙升到20℃以上,完全是"火箭式"升温了。
而东北、华北、黄淮到长江中下游多地累计升温幅度都是10℃起步,不少城市升幅可达15℃,甚至20℃以上,南方多地气温或在今年首次升至25℃以上,江南多地暖得堪比常年4月。
所以,超级大回暖来了,虽然说时间有点远,存在变化的空间,但这一波升温的确是相当激烈,这是非常明显的事情。
你说这是不是一路升温之下,都将可能引发2月后半场全面偏暖的局面,虽然在巅峰已经跨越到3月了,但这2月最后几天的升温,着实是有点强烈。
大家要做好准备了,这激烈的冷暖波动,强烈程度上来看,也可能是2025年最为凶猛的一次,冷暖大波动,准备在同期气温值下面创造历史。
那为什么这么强?出现这样的激烈变化?
其主要就是降水稀少的北方,因光照加热叠加暖平流升温,从而引发强烈的升温,转为较常年同期偏高,并且后续偏暖程度还会进一步拉大。而南方受阴雨影响,在它停止之后,也就会出现气温飙升,与北方同步,所以这回暖势不可挡了。
但警惕强冷空气、大范围雨雪突袭
从长期数据来看,这一波超级大回暖之后,在3月初,我国可能迎来倒春寒?
不过,按照中央气象台的解读来看,这一次还不能被称为倒春寒。
"倒春寒"一般指的是进入春季一段时间后、尤其是指春季中后期持续一段时间的偏冷现象,"3月初才刚刚迈入春季,这次冷空气也是很正常的一次短期冷空气影响,还称不上倒春寒。
所以,这是正常的波动。
但的确是,就在升温达到巅峰左右时段,其一波冷空气将会穿插进入我国,同时,还会可能导致激烈的雨雪活动,我国已经发布了多次预警说明,只不过时间上存在差异化。
只是这样的天气快速转变,大家要做好防御准备,毕竟突袭之下的转变很强烈,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的发展,直接给大家上我国给出的预警图就行,后续可能还会有所调整,先参考下看一下。
不得不说,这到了季节性转变的时候,这天气快速的变化的确是强。当然,这看上去的数据,也不是什么"春雨绵绵"的模式,甚至出现大雨,暴雨的局面。
而我国在中期数据之中说得是--在3月1-3日,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部分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转雨夹雪;黄淮及以南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天气。
受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有4~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10℃,局部降温12~14℃,最低气温0℃南压至淮河附近。
所以,强冷空气趋势来了,寒潮级的降温可能也会出现,大范围雨雪配合突袭发展,加上激烈降雨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就行,这就是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