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寻亲终团圆!千万富翁把生母宠成"宝",这故事比电视剧还戳心
"
最近刷到个特别暖的新闻,四川千万富翁王晓举,终于找到失散33年的生母王宁春了。他1个多月大时被老太哄骗走,辗转到河南农村被收养,小时候常被骂"野孩子",12岁辍学打工,刷碗、收废品、扛水泥啥苦都吃过,后来在四川开瓷砖厂闯下千万家业。去年一场大病让他更急着找根,今年4月采了DNA,7月就接到警方电话说找到妈了,9月带着妻子去云南认亲,还提前给妈在成都买了房,准备了33个生日红包。
说到这个,最戳我的不是他现在有钱了能补偿,而是他对"家人"的那份真心。养母说"多一个人爱你"时,他没忘了养父母的恩,现在连重话都舍不得跟养父母说;亲妈33年没敢离开老家,怕儿子回来找不到,见面时哭到瘫跪在地,他抱着妈说"以后给你加糖"。我觉得这事儿最难得的是"双向奔赴的牵挂",不是一方单方面索取或补偿,而是妈没放弃等,儿子没放弃找,连养父母都愿意成全,这比很多狗血家庭剧真实多了。就像咱们平时攒钱给爸妈买礼物,不是图啥,就是怕"子欲养而亲不待",王晓举这33年的遗憾,其实是很多人心里的"软肋"。
对了,还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亲妈当年给她取名"易飞",没想到他后来真的四处闯荡,从河南到河北再到四川,像"候鸟"一样找自己的根。亲妈还给他缝了33双鞋垫,戴了多年的貔貅手串拆了金珠给他做手链,这些老物件比金银值钱多了。我推测接下来他们家大概率会在成都团聚,王晓举可能真会把弟弟妹妹接过去,甚至把"易飞"注册成商标。现在很多寻亲成功的家庭,都会慢慢整合生活,他有这个经济能力,又这么看重家人,肯定想把33年的空白补回来。就像咱们过年全家团聚,无非就是想让"一家人整整齐齐",他这是把33个年的团圆一次性补回来。
这故事看下来,突然觉得"家"这字特别实在,不是有多少钱,而是有人盼着你、等着你。王晓举说"我是宝字盖,要保护家人",其实咱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宝字盖",可能是爸妈,可能是爱人,也可能是没找到的亲人。我敢说,这事儿之后,肯定会有更多人想帮家里老人采DNA寻亲,毕竟谁也不想把"找家人"的遗憾留到下辈子。就像咱们刷到寻人启事会多瞅两眼,现在有DNA技术,多一个人尝试,就多一个家庭团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