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市场,还是“低空经济”?问一问刘亦菲也拉不起的西锐飞机(2)

2024-08-08 09:59  观察者网

2009年2月,此前担任公司总裁、首席运营官的布伦特·沃特斯(Brent Wouters)临危受命,接替了艾伦空出来的CEO职位,同年8月,艾伦卸任董事长,正式离开了自己一手创立起来的公司。

沃特斯的一句话,明确了那一时期西锐的重心--公司的注意力必须放在最大限度提高效率上。

公司的变革大刀阔斧,甚至连创始人之一都被迫出局,沃特斯称,"在很多方面,我们完全成了一个不同的组织。"但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西锐的努力还不足以让其扭亏为盈。

有西锐的高管在2011年时对媒体称,公司已经连续亏损三年,尽管亏损较前两年有所收窄,上年的销售额接近2亿美元。三年的财务困境期间,西锐曾拖欠过租金,亦一度被曾经的供应商传过即将破产的消息。

另一方面,西锐的喷气机项目由于资金问题陷入停滞,2010年时西锐表示,在这个项目上投入的资金已超过6000万美元,而估计的开发成本则达1.4亿美元。这样的投入对于年销售额不到2亿美元、还处在持续亏损当中的西锐来说是个很重的负担。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西锐亟需外部"输血"度过难关,而挽救西锐的,则是中国国资。2011年2月,西锐以2.1亿美元被出售给中航通飞。

这笔交易当时在美国引起不小反响,其中也不乏反对的声音,德卢斯当地的一家报纸便称这笔交易给美国带来"即将遭受损失的沉重感"。当时的明尼苏达州共和党众议员奇普·克拉瓦克(Chip Cravaack)还给时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外国投资委员会主席写了封信,反对中航通飞收购西锐。至于理由,一方面他担忧可能给当地带来失业问题,另一个便是美国那"事关国家安全"的陈词滥调。

对此西锐CEO沃特斯直接回怼道:"完全与事实不符 ",而戴尔则对克拉瓦克提出对这笔交易的质疑时明显带有政治因素而感到失望,"他的担忧毫无根据。"

最终这笔交易在2011年6月成功完成,不过中航通飞也和德卢斯当地签署了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备忘录,承诺西锐将继续留在当地发展。此外,西锐飞机的管理团队也以美国团队为主。

西锐管理团队,如今已不见克拉普梅尔兄弟的身影,戴尔在2011年起接替沃特斯担任CEO直至2019年,后由Zean Nielsen出任公司CEO 西锐飞机网站

被收购的西锐最终也于香港上市,15.09亿港元的募资金额,是今年截至目前港股募资规模第二大的IPO。在近期港股新股屡现"首日破发"的情形下,"低空经济第一股"在上市首日"掠过"了破发价,当日收盘报27.5港元/股,与发行价持平,总市值100.6亿港元,在随后的交易日西锐股价一直在发行价附近振荡。

在所有权上,西锐成为中航通飞的全资子公司,但从实际运营层面来看,西锐仍然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独立性。为了保留被收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优势,这在跨国并购中也是较常见的一种模式。

三年盛宴,股价只能"贴地飞行"?

虽然被收购,但西锐的业务仍是典型的"两头在外",这与这家公司的渊源有关。

以最简单的线索回顾,西锐飞机是一家典型的美国"车库创业"公司

1984年,艾伦和戴尔兄弟在威斯康辛州巴拉布市的农场谷仓中,完成了VK-30飞机原型,并成立了西锐设计公司。

VK-30-N33VK,长约7.92米,翼展约12.13米,美国实验飞机协会(EAA)航空博物馆收藏,2005年由西锐捐赠EAA网站

VK-30虽销量不佳,却为后来成功的SR-20和SR-22机型打下基础。1994年,公司迁至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市,推出SR-20,被誉为"空中宝马"。

西锐也是首家获得FAA认证生产弹道降落伞系统的飞机制造商,提高了飞行安全性。

CAPS西锐飞机网站

SR-20以性价比高著称,初期订单量可观。2001年,SR-22作为升级款推出,性能更优。西锐飞机市场受欢迎,销量连年增长,2005年6月庆祝第2000架飞机下线。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