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上海花8000元吃粪?涉事餐厅大曝光,其他菜品更是没眼看!(4)

2025-04-12 19:58  头条

近年来,上海涌现出多家以"分子料理""沉浸式体验"为名的高价餐厅,但部分商家逐渐偏离"美食"本质,转而追求极端概念。

这种消费观念的差异,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是菜品的质量和安全程度至少要得到保障。

四、网友热议

上海那家餐厅的"粪便甜品"以猎奇之名,将进食异化为一场博眼球的表演。

在博眼球的同时,让顾客吃下粪便这件事背后的动机是否纯粹呢?

国外有部电影,主厨看着面前西装革履的富人像野兽一样撕咬生肉,从而完成对消费主义的血腥讽刺,这也象征对原始欲望的操控。

无论是电影中富豪为身份象征买单,还是现实中食客为猎奇体验付费,背后皆是资本对人性弱点的精准拿捏。

此时,对待这件事又很多不同的看法。

有人发出三连问:"推出粪便甜品,商家是否在用"黑红也是红"的法则?""用猎奇食材吸引关注,是否掩盖高价低质的本质?""商家称粪便甜品已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否提供权威检测报告?"

餐饮从业人员评论:真正的美食创新应基于口味与文化,而非哗众取宠的"行为艺术"。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声音,支持派的网友说:"人生在于体验""艺术无价,理解不了是你的问题"。

五、结语

人均高达4000元的"吃不饱盛宴",折射出高端餐饮市场竞争的不健康倾向,而这一现象只是行业问题的冰山一角。

当商家以"自然""艺术"为噱头勾起众人的猎奇心时,消费者更需擦亮双眼,美食的本质是满足味蕾与身心,一份糟糕的食物卖出天价,那么这就是智商税了。

从某电影里的嘲讽到"粪便甜品",荒诞剧情在现实中上演,折射出餐饮业在流量裹挟下的迷失,毕竟食物不能沦为资本游戏的道具。

真正的返璞归真,从来不需要用大象粪便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