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行程遭中方拒绝,德外长想直接让总理来华?

2025-11-03 11:14  头条

外长来不成中国了,德国副总理亲自出马,想跟中方约定外交行程,这是认清形势了吗?

今天来看看关于中德外交风波的最新进展,港媒《南华早报》援引德国默茨政府消息,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将访问中国,延续中德之间的沟通。

德国内部的人事变动,充分说明了中德关系目前有多敏感,这次德国副总理来华能否成行,目前尚未可知。

荷兰安世半导体风波,德国外长访华风波,再往前看还有立陶宛等国,近几年来欧洲国家闹出的荒唐事接连不断,欧洲人该找找自身的原因了。

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

根据此前的消息2025年10月24日,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原定于10月26日至28日,首次以外长身份访华的行程,在临近出发前突然被德方单方面取消,并推迟至未来时间。

德方声称,中方未能安排足够多的会谈日程,仅确认与外交部长王毅的会晤,其他高层部门对口交流未能落实,导致行程"难以成形"而"不值得"进行。

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

此举正值中欧贸易关系的高度紧张,欧洲不满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中国于10月9日进一步收紧稀土等关键原材料出口审查,要求德企披露敏感生产数据和客户信息,以维护国家安全和产业链稳定;同时荷兰政府以"经济安全风险"为由,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运营,中国则于10月4日起禁止其特定产品出口。

此次风波充分暴露了,德国在外交上的傲慢与自以为是:瓦德富尔上任之后,屡次公开攻击中国"试图改写国际秩序",并在访华前夕接受路透社采访,大肆渲染"坚持一中政策但自行决定实施",公然干涉中国核心利益和台海事务。

德方本意借访华施压中国放松稀土出口管制,以缓解其汽车等制造业面临的"瘫痪性冲击",却无视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供应国90%以上份额的正当权益,更不尊重对等外交原则。

中方早就明确表示,稀土管制并非针对第三方,不会影响正常的贸易往来。

这种"抱怨中方不给面子"的抱怨,不过是德国默茨政府在欧盟框架下"脱钩断链"失败后的迁怒,凸显其缺乏诚意、唯我独尊的傲慢姿态,不仅加剧中欧互信缺失,还将进一步损害德国自身经济利益。

现在为了收拾"烂摊子",德方安排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将在 11月17日至19日率社会民主党代表团访华,继续与中方对话。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德国副总理的态度也并非多么友善,作为德国的财政部长,此前他参加七国集团财长会议的时候,就对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上,表示过比较负面的观点。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欢迎德国外交人士,带着务实的态度来华商谈两国合作事宜,但是如果带着意识形态的立场,甚至不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那么中国也不会给他们好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