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看完中国阅兵,连夜回国落实中伊25年协议

2025-09-08 10:58  头条

佩泽总统在中方阅兵之前犹豫,到底要不要到中国?上半年,他们国内局面并不稳定,改革派和前总统的人,一直针锋相对。

鲁哈尼又指责革命卫队不应该把目光放在经济上,而应该专心应对"战争"。国家改革需要经济,但把心思放在经济上,又无法全心全意护国。

没想到,伊朗来中方看完大阅兵后,一切的问题都迎刃而解。9月4日,佩泽总统迅速回国,在会上说明中方的强大,以及和对方合作的优势。

与此同时,在中方境内,他们和俄罗斯也深入交流,达成24项秘密的协议与合作,这对他们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

佩泽总统很感恩这一次的大阅兵,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难题。

伊朗总统姗姗来迟大阅兵,目的是谈"联盟"

上合会上,伊朗总统也被邀约参加,他碍于国内的一些"经济发展反对声",并未积极地前来,而是派来一位心腹参加。

一直到9月2日,佩泽总统三思后,才在中午到达北京,参加大阅兵。延后四天,他这几天内到底在想什么?

或许是他想要发展经济,也想要看看中方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能够帮助到伊朗。

从到达中方到参加大阅兵,他会见朝鲜、俄罗斯的最高领导人。在中方的地盘上,普京与佩泽总统深入探讨双方的军事关系,以及对西方的反抗。

随后,两国在单独会晤中签署了24项合作,这是双方在近20年来,唯一一次异国他乡签订合约。

去年七月,佩泽当选总统后,曾访问过中国一次,双方开启紧密的"经济合作"。

然而,经济发展太迅速,却没有在军事上有所作为,导致国内一些党派十分不满,佩泽总统也收到当地政府派别的反对声音。

不参加上合会议,也是为坐稳总统大位着想。但参加完大阅兵后,他只震惊于那一句"全球覆盖"上。

随后,佩泽又在北京深刻体验电子科技、高铁速度,他那一刻彻底醒悟,懂得如何渡过伊朗目前的难关。

连夜回国后,他立即召开政府高层会议,重点放在"中伊合作"上。

美方和以色列想要剥夺伊朗"核权利",伊朗适当回应,坚决反抗

过去的半年里,伊朗的核相关部门,多次遭受以色列的袭击。美方在这背后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他们提供武器和情报支持。

9月2日上午,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表示,不会屈服西方国家的无理立场。他们妄图拥有伊朗的核权利,这是完全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他希望欧洲三国能够认真地对待全球的变化,而非只屈服于霸主国家的威压。

伊朗和美方一开始和平谈判,但美方却在对方谈判期间,发动过六次袭击。随后,美国又把大量的武器,资助给以色列,导致他们拥有打击核相关基站的能力。

这种"又当又立"的做法,无疑是在破坏双方的"核谈判"。

法国、英国、德国也不过是美方怂恿的"替罪羊"而已,三个国家强行地去针对伊朗,这对他们自身是没有好处的。

目前,安理会已经启动"恢复机制"。他们打算在一个月内,若是没有国家出面反对,或者是对伊朗再次提出建议,那他们就要一直制裁下去。

随后,阿拉格齐在9月4日,主动和欧盟的卡拉斯会晤。这一次会晤中,他再次提到核武器的问题,想要再争取一下。

阿拉格齐这一举动,也仅仅是在用"文字"的方式,去延长西方对他们的核压制,并不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总统则是采取额外的"合作方式",去抵抗住西方的压力,比如和中方、俄方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一旦大国之间联盟起来,那西方也会忌惮一二。

落实双方25年全面合作协议,绑定彼此的经济发展、军事发展

伊朗犹豫不决,是担忧中方自己连美方都对付不了,又如何保全他们的安全?

但参加大阅兵期间,他却看到中国有远、中、近三重反导弹系统,更有激光、无人机等全球顶尖高科技军事武器,他们感触颇多。

那一刻,他似乎想明白,只有和一直期待和平的中国合作,才能真正地让伊朗回归平稳。

双方一旦签订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意味着未来彼此的经济绑定,那中方也不会在伊朗遇到困难的时候袖手旁观。

不管国内如何反对,那都是党派之争,所看的只是国家是否强大?是否能够自保?他在中方身上看到破局的关键,因此快速地作出决定,强化与中方的合作。

害怕被制裁,却差点错失和中方的合作,伊朗总统临时决定到中方观看大阅兵,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幸好,他及时地和中方、俄方达成深度的合作,才能找到一条真正抗击美方压力的道路。只要伊朗经济发展起来,就有足够的能力去制造"国之重器",到那时候还怕西方的威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