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上千平民被杀 街头堆满尸体

2025-11-18 17:43  头条

当美国耶鲁大学人道主义研究实验室的卫星,掠过非洲东北部上空,镜头下的画面足以让全球为之战栗:苏丹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市及周边,焚烧痕迹与集体掩埋点随处可见,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图尔克悲愤直言:"法希尔土地上的斑斑血迹,哪怕从太空都能看见"。

这场持续两年半的内战,正将这个拥有悠久文明史的国家,彻底拖入血色深渊。

卫星图像显示,法希尔地面变成红色

就在11月15日,苏丹武装部队重新控制了中部两座被反政府武装"快速支援部队"(RSF)占据的城市,但RSF仍牢牢掌控着法希尔等关键区域,而这座被围困18个月、曾接纳百万难民的城市,早就因道路封锁、粮药耗尽沦为人间炼狱。

10月26日,RSF宣告,全面占领法希尔,随后数日内,一场有组织的"屠城"惨案骤然爆发:医院里的病人和伤员被直接处决,逃亡路上的平民遭追捕射杀,妇女儿童沦为施暴对象,仅城内就有至少2000名平民遇害。

世界卫生组织证实,10月28日,法希尔最后一家仍在运作的沙特医院遭到袭击,460多名患者与陪护人员惨遭枪杀。

卫星图像显示,部分地面被鲜血染红

更令人发指的是,施暴者毫无遮掩之意。RSF士兵将杀戮过程拍摄下来,上传到社交媒体,镜头前的平民苦苦哀求,却难逃被射杀的命运。

卫星图像进一步揭露了更黑暗的真相:RSF在法希尔周边四个新地点疑似毁尸灭迹,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估计,仍有15万以上的城市居民和难民下落不明。民间机构"苏丹医生网"的数据更触目惊心,自去年5月法希尔被围困以来,已有超过1.4万名平民死于轰炸、饥饿和法外处决。

苏丹军队总司令布尔汉

这场血腥冲突的根源,是权力分赃不均引发的反目。2019年,苏丹民众起义推翻了独裁者巴希尔,军方领导人布尔汉,与RSF领导人达加洛联手成立"主权委员会",共同掌控国家权力。但这对昔日盟友的蜜月期没有持续太久,围绕RSF是否拆分收编的问题,两人矛盾彻底爆发。

2023年4月15日,双方在首都喀土穆爆发武装冲突,战火迅速蔓延至全国,一场权力斗争最终演变为全民灾难。

如今的苏丹,已沦为全球最大的人道危机现场。联合国数据显示,全国5100万人口中,约1400万被迫流离失所,近3万人丧生,超过2100万人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占总人口的45%以上,数百万人已逼近饥荒红线。

苏丹一所学校只剩下残骸

战争前,苏丹已是全球最贫穷国家之一,2022年人均GDP仅751美元(约5335元人民币);如今内战让困境雪上加霜,去年苏丹财政收入锐减80%,国家运转体系彻底崩塌。超过90%的医院、学校停止运营,2000万民众无法获得基本医疗服务,霍乱、登革热等疾病大面积爆发;超1000万儿童面临暴力威胁,营养不良导致大量儿童发育迟缓甚至夭折。

面对这场浩劫,国际社会的表现却令人失望。尽管美国主导了沙特、阿联酋、埃及参与的四方斡旋,但该机制并非基于联合国决议,苏丹政府明确不认可,停火协议沦为空谈。

11月14日,布尔汉更是公开拒绝与RSF达成任何停火或和平协议,号召"所有能拿起武器之人"加入战斗,誓言要"彻底消灭叛军"。更讽刺的是,联合国2025年苏丹人道应对计划需要42亿美元资金,目前仅有约四分之一到位,援助的匮乏让危机雪上加霜。

苏丹难民

当前,苏丹战争已成为"被世界遗忘的战争",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吸引全球目光的当下,这里的苦难正在被集体漠视。

在这场危机中,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践行人道主义责任。冲突爆发以来,中方持续向苏丹捐赠多批粮食、医疗物资、帐篷等救灾安置物资,切实缓解当地人道困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谴责伤害平民的行为,呼吁苏丹尽快停火止战,重启政治进程;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陈旭大使也在人权理事会特别会议上呼吁,冲突各方应立即停止敌对行动,保障人道援助通道畅通,保护民众基本人权。

苏丹一座村庄被屠戮后的景象

苏丹的悲剧,本质上是殖民遗产、部族矛盾与外部势力干预交织的产物。上个世纪后期非洲国家普遍实行多党民主制后,部族矛盾渗透到国家治理层面,政权更迭频繁,而外部势力的暗中角力更让局势雪上加霜。

有分析人士指出,RSF通过金矿走私、输出雇佣军等方式获得外部资金与军火支持,使冲突呈现"代理人战争"的特征,这也让苏丹内战更难收场。

卫星镜头下的血色苏丹,是人类文明的耻辱。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个国家的和平都不应被漠视。国际社会亟需摒弃地缘政治私利,形成合力,支持联合国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冲突双方回到谈判桌前。

苏丹的未来终究要靠苏丹人民自己决定,国际社会应做的,是为和平创造条件,而非加剧分裂。愿这片被鲜血浸染的土地,能早日挣脱战争枷锁,让流离失所的民众重返家园,让破碎的国家重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