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蒜蓉、油焖、清蒸……
小龙虾是很多吃货的最爱,尤其夏季更是大快朵颐的好时候
小龙虾虽美味,但吃多了可能要遭罪哦
近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监测到多起严重危害健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相关病例,其中便有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虽然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因物质至今不明,但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长江中下游及其分支流域的野生小龙虾,或在洪涝灾害期间,养殖用水引自江水或养殖场被洪水漫堤倒灌的人工养殖小龙虾的风险较高。
近日,湖南省疾控中心特发出风险提示:不食用、不购买、不捕捞来历不明、被洪水污染或野生小龙虾,是预防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又称挛缩性肌溶解、挛缩性肌红蛋白尿症,是指各种病因导致横纹肌细胞被破坏后,释放出肌红蛋白等细胞内容物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引起肌肉疼痛、肌肉无力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
典型症状:肌肉疼痛、肌肉无力以及浓茶样或酱油色尿液,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为什么食用小龙虾
会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目前小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因素相关:
1. 与小龙虾所在水域、食物种类或特定的某种微生物参与到小龙虾的生长过程中有关,导致小龙虾自身携带了某种生物毒素,人食用后发病。
2. 小龙虾在养殖、销售环节使用违禁或非食品用化学物质而导致污染。少量商家使用的"洗虾粉"主要成分是草酸、亚硫酸盐、亚硝酸盐、柠檬酸等化学成分,其中草酸酸性为醋酸的10000倍,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
3. 一些人可能对小龙虾过敏,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肌肉组织的损伤和横纹肌溶解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