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为技术买单,还是给新品腾路?
诞生于自媒体内容创作热潮和智能设备迭代浪潮的交汇点,以Pocket 3为代表的移动影像设备恰好契合了当代创作者对便携性及成像质量的种种需求。
甚至,在旅拍单品属性外又添了某种时尚单品属性。
在北京从事自媒体及旅拍业务的博主寇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除开便携性、画质、影调等在社交媒体上已经被广泛讨论的优点之外,相机本身自带的"DJI OSMO POCKET 3"水印,甚至也成为一些人眼中的社交货币,偶尔会有顾客叮嘱她出图时"务必加水印"。
因此,尽管距发售已有近两年时间,在各大平台愿意原价购买的消费者仍络绎不绝--至少在10月这轮降价前是这样的。知名危机公关专家、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做促销活动需充分考量新老用户的心理预期,做好销量与口碑的沙盘推演,避免引发负面舆论争议。首先,提前规划,促销信息发布要充分且精准,明确告知降价幅度、时间等关键内容,让消费者有充足准备。其次,建立缓冲机制,对促销前短期内购机的用户,给予退差价或等价补偿,降低其心理落差。最后,加强沟通,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回应消费者质疑,解释促销原因与目的,展现诚意。只有将舆论因素纳入营销活动的考量,才能把握促销节奏提升销量,又能维护用户购买体验,避免负面舆论发酵。
但从大疆截至目前对外给出的回应来看,产品线的降价节奏并不会因风波而调整,毕竟这款2023年发布的产品,火得甚至超出了内部预期--据媒体报道,大疆团队起初给产品出货量的预期为30万到40台,但去年已达500万台,至今总销量已经破千万,营收接近200亿元。
更关键的是,新品或许已在路上--市场消息称Pocket 4或于2025年底至2026年初发布,倘若要给新品让路,Pocket 3的清库存就是必然选择。
北京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尝试咨询大疆方面,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02.竞对围剿,大疆突围
大疆降价的另一重解读,则是在多重竞对夹击下的"被动防御"--一边是专业领域对手影石的"多向渗透",另一边是手机巨头跨界抢食,大疆的核心市场正被不断挤压。
其中,影石的出牌最为"针尖麦芒":这家在全景相机领域握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全球市占率连续六年坐稳头把交椅,2023年市占率高达67%、2024年市占率预计达到惊人的81.7%),今年夏天直接闯进了大疆的"后花园":7月,影石宣布进军无人机行业,很快便公布产品形态、启动公测;面对这波攻势,大疆迅速回敬--同期推出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精准切入影石的核心赛道,倒逼影石不得不将同类产品降价500元应对。
更让大疆警惕的是,影石并未放过手持影像这一细分,内部已重启Pocket类产品的研发--在大疆最赚钱的单品赛道上,影石同样插了一脚,进一步压缩其市场空间。
和影石一样难防的还有"跨界玩家"。此前,OPPO已明确表态将推出新形态影像产品对标大疆;vivo据称也已组建专门团队,研发与Pocket定位相似的影像设备;小米则更早布局,通过与合作伙伴推出针对下沉市场的"口袋相机"类产品,以性价比优势分流潜在用户。若这些手机厂商的产品大规模上架,势必将对大疆的现有及潜在用户群体形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