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收到中方“邀请函”,卡尼得意忘形,转头“背刺”中国,中美都得罪了个遍?(2)

2025-11-06 18:11  头条

这种外交短视背后,是加拿大长期存在的战略迷失。作为美国的"邻国小弟",加拿大始终摆脱不了对美经济依附,却又不甘心错失中国市场的发展红利。此次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本质上是其亲美外交政策的延续,哪怕美加在经贸领域存在分歧,渥太华当局也不敢违背美国的战略意志。但卡尼显然搞错了一件事,中国的合作诚意从来不是无条件的,相互尊重、不损害彼此核心利益是底线中的底线。南海问题事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加拿大前脚接受中方访华邀请,后脚就加入针对中国的军事同盟,这种"既要又要"的贪婪操作,彻底消耗了中方的信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早已把话挑明,明确指出国家间的防务合作"不得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炫耀武力、挑动对抗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这番表态既是警告也是底线,中方不会允许任何国家一边赚着中国的钱,一边干着损害中国利益的事。中加关系好不容易出现的回暖势头,大概率会因为这份军事协议再次降温,加拿大期待的农产品出口解禁、经贸合作升级,恐怕都会因此蒙上阴影。

更值得警惕的是,加拿大的入局让南海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菲律宾近年来"倚外闹海"动作频频,一边拉拢域外势力,一边忙着外购军备--一会儿计划采购日本老旧的"阿武隈"级护卫舰,被议员嘲讽"乞丐不能挑三拣四";一会儿搁置购买美国F-16战斗机的计划,暴露资金短缺的窘境。美日澳菲此前已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沆瀣一气,炒作所谓"中国胁迫"议题,如今加拿大的加入让这个排他性"小圈子"进一步扩大,南海"混合战"的风险持续升级。

过去是菲律宾在前面冲锋,美国及其盟友在后面摇旗呐喊,现在随着更多域外势力直接入局,未来的挑衅模式可能会更加激进。但这些国家似乎忘了,南海不是谁的"后花园",更不是挑衅者的"演兵场"。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林剑发言人早已明确表态,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的冷战思维吓不倒中国。

卡尼当局的鲁莽操作,最终只会让加拿大自食恶果。得罪了中国,失去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讨好美国,换来的却是冷冰冰的拒绝和战略捆绑。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中,没有谁能靠"左右逢源"渔翁得利,放弃独立自主的外交判断,盲目追随他国战略,最终只会沦为棋子,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南海的和平稳定需要的是对话协商,而非军事挑衅,加拿大如果执迷不悟,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付出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