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从国庆长假的"余韵"中回过神来,全国多地的中小学生又将迎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小长假"!11月初,一个由法定假日和周末巧妙拼接而成的5天假期,正在许多城市的校历上成为现实。消息一出,迅速引爆网络,学生们欢呼雀跃,家长们则心情复杂,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幸福来得太突然!"--学生们的狂欢
"本来以为要苦熬到元旦,没想到11月还有这么大一个彩蛋!"一位来自北方的初中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课程表,上面清晰地显示,从11月4日到11月8日,共有5天没有课程安排。
这并非个例。据了解,此次"5天小长假"的构成主要得益于11月7日或8日的"立冬"节气,部分学校结合秋收农忙或教学安排,设置了短暂的农忙假/秋假,再巧妙衔接前后的周末,从而形成了连续5天的休息时间。虽然并非全国统一,但在山东、湖南、黑龙江等多个省份的部分地区,学生们都已陆续收到了这个"惊喜大礼包"。
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无疑是紧张学习中的一次完美"中场休息"。网友们纷纷在相关新闻下评论:
· "羡慕这个词我已经说累了!"
· "别人的学校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 "可以好好睡个懒觉,把没追的剧和没打的游戏补上了!"
"神兽"再度归笼?--家长们的现实考量
与孩子们的纯然喜悦相比,家长们的反应则显得五味杂陈。在各大家长群和育儿论坛上,讨论异常激烈。
支持派家长认为, 短暂的休息有助于孩子调整状态,缓解学业压力,也能安排一些短途旅行或家庭活动,增进亲子感情。"孩子最近学习挺累的,正好趁这个机会带他去附近的博物馆转转,放松一下。"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妈妈这样表示。
然而,"焦虑派"家长则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他们的担忧非常现实:
1. 看护难题: "我们双职工家庭,哪有时间看孩子?5天啊,难道又要麻烦老人,或者送去托管班?"
2. 学习断档: "放完假回来就要期中考试了,这一下玩'野'了,心收不回来怎么办?"
3. 额外支出: "假期意味着额外的开销,无论是出游、报兴趣班还是找托管,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有家长无奈地调侃道:"这哪是给学生放假,这分明是给家长出的一道'综合能力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