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万万没想到,中方一点不惯着自己,他们已经看到最坏结局?

2025-09-13 20:51  头条

随着,中国在南海的动作越来越"实"。

菲律宾却还在幻想可以靠着抗议和表态博得国际支持,只能说简直是痴心妄想。

随着菲律宾的不断挑衅,中方的反制也是接踵而来,黄岩岛保护区设立让菲方彻底失算。

菲媒已经提前看到了最坏的结局?而这样的结局,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预言过了。

究竟是什么呢?

黄岩岛变局,中国用生态名义稳步推进主权落地

最近这段时间,菲律宾在南海不断挑衅中国核心利益,被中方多次点名警告,让菲媒的焦虑感明显上升。

更让他们感到"晴天霹雳"的是,9 月 10 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批复指出,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维护黄岩岛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当天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有关规定,公布了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

范围及功能区划,其位于海南省三沙市,面积 3523.67 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 1242.55 公顷,实验区面积 2281.12 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珊瑚礁生态系统。

这一步,也是对去年5月菲律宾指责中国"破坏生态"的系统性回应。

菲律宾长期以来诬陷中国破坏黄岩岛的环境,试图赢得舆论主动权,甚至菲律宾还公开要求中国"开放黄岩岛接受国际调查"。

可事实是什么样的呢?

事实上,中国一直致力于保护黄岩岛的生态环境。

2024 年 5 月至 6 月,生态环境部华南所、海洋中心、珠江南海局监测科研中心等单位成立专业化调查队,对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

7 月 10 日发布的《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显示,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优,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等均为一类,鱼类样品中的重金属、石油烃等污染物残留量均低于评价标准限值。

同时,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造礁石珊瑚群落状况良好,造礁石珊瑚物种多样性丰富。

活珊瑚平均覆盖度为 28.6%,较 2015 年有明显增长,礁栖鱼类、砗磲、壳状珊瑚藻、海葵等主要关键生态类群均有发现,整体是一个生机勃勃、健康发育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如今,设立保护区,这不是简单的环境治理,而是主权落地的法治路径。

设立保护区后,黄岩岛海域将禁止捕捞、采砂、非法停靠。

以前菲律宾渔船还能以"民间作业"为由进入,中方执法往往留有余地,如今中方有了更坚实的执法依据,公务船、渔船都一样,进入保护区就是违法。

菲律宾试图借"环保外交"打舆论仗,结果反被反制

菲律宾原本希望借"环保"话题炒作国际关切,引发西方对中国的道义批评。

但局势走向完全出乎他们意料。

中方不仅没有回避,反而把"环保"变成推动主权管控的桥梁。

消息一出,菲律宾外交部立马跳出来"强烈抗议",结果被中方一句"不接受",直接顶了回去,并强调:"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菲方无权说三道四。"

中方还特别指出,设立保护区恰恰体现了中国对海洋生态的责任担当。

他还强调,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早已由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黄岩岛从未包含在内。

这番话,不仅戳破了菲律宾的"弱者逻辑",也让其所谓的"抗议"显得像一场表演。

国内压力浮现,杜特尔特公开批评小马科斯外交路线

外部碰壁,菲律宾国内也开始反思。

之前,前总统杜特尔特曾接受媒体采访说得很直白:"我们不能成为美国的实验基地。中美打仗,我们成炮灰。"

这番话并非首次。他在任时就提出"战略自主",主张与中国保持平衡,减少对美国的军事依赖。

这次发言更具分量。

杜特尔特还批评小马科斯"背离宪法中关于对外政策独立性的精神",称菲律宾已经失去了在大国之间周旋的能力。

就连菲律宾《问询者报》在9月初刊发专栏,标题都写得很重:"菲律宾是否会沦为亚洲的乌克兰?"

看得出来,连他们自己人都开始担心:再被小马科斯这么折腾下去,整个国家一亿多人都可能被带进火坑。而这一结局,其实前总统杜特尔特早在几年前就已预言。

文章指出,菲律宾正深陷在中美之间的战略夹缝中,一边不断挑动南海争端,一边引入美国军事力量,甚至不排除协助台海方向。

这不是媒体危言耸听。

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曾公开表示,即使得罪中国,也要调整对台政策。

小马科斯之前也表态称,菲律宾无法"对台海冲突置身事外"。

这些表态,引发中方高度警惕。

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警告:"在南海问题上,有一个国家明显格格不入"虽未点名,但菲律宾心知肚明。

东盟国家保持距离,菲律宾在区域内被边缘化

过去几年,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越走越远"。

可以说,小马科斯上台这三年,中菲关系极速恶化。

他一边在南海不断制造事端、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为美菲军事合作铺路;一边还妄图插手台湾问题,频频触碰中国红线。

甚至还以"海上安全威胁"为由引入美国中导系统,自以为能威慑中国,实则引火烧身。

这些动作,不仅是在赌上菲律宾的国运,更是在破坏整个亚太的安全稳定。

中国和东盟多国反复强调 "绝不让乌克兰危机在亚洲重演",希望亚洲成为合作共赢的舞台,避免卷入大国博弈的旋涡。

而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一直采取激进的侵权措施,一意孤行地推进持续性、系统性侵权的政策抉择。

反观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国,虽然也有争议,但多数选择对话解决。

马来西亚外交部明确表示,马来西亚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一致且不变,坚定致力于保护其在南海海域的主权、主权权利和利益,希望通过外交渠道和平讨论或解决南海问题。

东盟其他国家心里清楚得很,谁都不愿被菲律宾拖进大国对抗的泥潭。

比如:在 2024 年第 44 届和第 45 届东盟峰会上,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企图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发动 "精心准备" 的控诉。

但其他东盟国家领导人无一回应菲律宾的 "一片痴心",反而突出强调地区团结和发展。

近年来,菲律宾不断在南海进行挑衅,导致南海紧张局势加剧,这引发了其他东盟国家的担忧,多国领导人不止一次地上门质问小马科斯,菲律宾究竟想干什么。

此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曾罕见警告,表示 "菲律宾不要自断后路,奉劝小马科斯不要继续在南海岛礁上采取激进行动,频繁挑起纷争并非聪明之选,可能引发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不安"。

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表示,真正的安全要通过与邻国和睦相处来实现,"合作是通往繁荣与和谐的唯一道路"。

这无疑是在提醒菲律宾,一味地追随美国,制造对抗,只会让自身陷入危险境地。

菲媒也呼吁政府冷静,认为菲律宾虽有权自主制定国防政策,但必须把握分寸,应优先与东盟邻国协调安全事务,而不是主动当"麻烦制造者"。

可惜,这些退路和台阶,早就被马科斯自己堵死了。

轮值主席国的机会,马科斯却准备用来"秀美国"

更讽刺的是,2026年菲律宾将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

这本是修复对华关系、推进地区协调的大好机会。

但小马科斯的计划却是,在那一年高调举办"美菲建交80周年"纪念活动,顺便庆祝"美国独立250周年"。

这种操作很可能会进一步引发东盟其他国家的不满,导致其在东盟内部更加孤立,如果其继续坚持当前的外交政策,未来在东盟的处境可能会更加艰难。

如今,中国和东盟正在努力推动明年达成"南海行为准则"。菲律宾是继续对抗,还是悬崖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