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艺术"的胜利
当然,影版也有诸多不够完美之处。比如苏谅和李善德、阿僮和李善德之间的友情,影版中表现得过于直接,没有足够的情感铺垫;还有观众评价特效太假等。
但影版贵在还原了小说《长安的荔枝》的精髓--大家更关心的是,一个古代打工人遭遇命运不公时如何挣扎,才能在绝境中改变命运。片中增加了很多与现代打工人联动的细节,比如李善德在户部被踢皮球的遭遇,与当代职场人面对KPI的焦虑形成跨时空共鸣;而杨国忠"流程是弱者才遵循的规矩"的台词,则直指权力腐败的永恒命题。大鹏饰演的李善德摆脱了剧版"窝囊纯善"的单一标签,展现出小人物的复杂性,浑身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他会为保全家性命接下死差,会对杨国忠的权势卑躬屈膝,但他也敢于在任务完成后冒死谏言。影版上映后,有网友评价:《长安的荔枝》作为大鹏导演作品中豆瓣打分最高的一部,标志着他从"现代职场喜剧"向"历史批判寓言"的转型。
小说的影视化,究竟应该忠于原著,还是大刀阔斧地改编,没有标准答案。但电影版《长安的荔枝》的成功,证明在IP改编中,"尊重原著内核"比"扩充篇幅"更重要,"聚焦人性复杂"比"制造戏剧冲突"更高级。给创作者的启迪,或许可以总结为"减法艺术"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