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号,乌国防情报总局发言说,"俄乌冲突大概会在2026年结束",把时间转到两年以后。信息要点很直白: 短期的和平无望,战争就是各方长久博弈的棋盘。枪声一停,震荡波就会散到棋盘外头:边缘地带、小且依赖型经济体、被大国战略捆绑的国家,谁都有可能被掀翻。
乌克兰战前经济靠工业、粮食出口,一开仗,损失不只是地盘,还有粮仓、矿带、出海口、重化工业中心-经济的"肺叶"和国家的"动脉"。战后把失去的全部拿回来很难,比较现实的是军援和资金不是白给,重建需要借债,政策空间被援助方分割牵制,独立决策的能力越来越弱,接近于"名存实亡"。
以色列区域军工研发很猛,硬实力很强,支点是美国托举和全球贸易现金流。俄乌停下之后,欧洲对俄能源制裁若放松,管道、船期回流俄罗斯,能源相关收益可能回落。更麻烦的,是战后"更完整"的俄罗斯及其与伊朗合作(如无人机),可能扩大俄在中东的存在,抬高伊朗底气,挤压以色列的操作空间。指望美国不是灵丹妙药,美国还得分身别处,投入到中东和东欧的资金和精力也不是无边无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