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二胎、三胎相继出台,不少老一辈的家长就开始催促年轻父母生孩子。
不过,在生孩子这方面,年轻父母的看法却是不统一的,有些年轻的父母很乐意生二胎,有些却不想要生二胎。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人丁兴旺,多子多福"。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和观念的变化,
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
·就独生子女家庭而言;
父母压力比较轻,精力也更容易集中
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唯一的孩子身上,
从而能够更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也就是"精养"。
家庭经济压力较小
独生子女家庭在养育孩子方面的经济负担相对较轻,所以父母工作挣钱的压力相对就小一些,
压力小,生活的幸福指数自然会更高一些,也有利于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稳定。
亲子关系紧密
独生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更为深厚,没有争宠的老二,所以,父母可以把全部的爱都给孩子,而孩子也可以全身心的爱父母。
久而久之,亲子关系更加紧密。
然而,随之而来的缺点,也不容忽视。
性格差距
很多人都会觉得,独生子女相对于二胎孩子来说,独生子女长大后会更为自私,因为他们从小就享受到一个家庭最好的待遇,从而会变得自私。
但实际情况是,这是一种"刻板印象",甚至不少二胎的孩子,其实会容易变得自私。
比如,小时候的"分配问题"。
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二胎家庭,父母都会倾向于将好东西留给孩子。
对于独生子女而言,他们或许会觉得,自己吃不完、用不完,便会想着爸爸妈妈。
而对于二胎孩子而言,他们或许会觉得:自己吃不完,就被另一个孩子给霸占了。
何为自私?
再比如,长大后的"养老问题"。
有些二胎家庭,在出钱、出力等这些方面,是非常容易有争执的。尤其是家里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时候,因为父母当初给孩子的付出不一样多,所以他们理所当然觉得养老的义务不一样重。
但是,独生子女去和谁比较、争执?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
何为自私?
还记得有一次有个男孩来果妈家做客,果妈洗了一盘子葡萄。
开心果是吃一个拿一个,但是,那个小男孩是赶紧先将盘子里的大葡萄给攥在手里,攥到都要掉了才罢休。然后另外一只手拿葡萄,用嘴来吐皮吃,吃的速度非常快。
男孩妈妈说,他在家也这样,生怕好东西被别人吃完了。
这又哪里不是自私的一种体现呢?
其实独生子女和二胎孩子是否自私,一方面是靠父母的教育,在正确的教育之下,独生子女并没那么容易自私。另一方面,是家庭环境的原因,二胎家庭更具竞争性,更容易出现自私的情况。
你觉得呢?
松弛感差距
虽然说,一个家庭的松弛感,主要看父母的心态和教育方式。
但是问过身边很多家庭,普遍地,在有了二胎之后,松弛感明显要降低许多。
上次和一个二胎家长聊天,这位宝妈说,老二只要她回去之后,就挂在她的身上。
为何这么黏妈妈?
4岁的老二说:"妈妈就知道辅导姐姐写作业,都不陪我!"
对于老二的到来,宝妈非常后悔,她觉得自己原本松弛的陪娃、教育,现在都因为二胎的到来、争宠,变得无比烦躁。
烦躁之下,宝妈又如何能够给两个孩子更松弛的教育呢?
松弛感相对应的,有一个成语,叫"张弛有度",意思便是:一个人比较会生活,会兼顾活泼,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潇洒自如。
但是,有了二胎之后,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的生活,就要被打乱了!
比如,在顾着老大学习的时候,还要兼顾老二的哭闹;
比如,在给老二喂奶粉、换尿不湿的时候,还要兼顾老大的陪伴;
比如,在老大和老二发生争执的时候,还要兼顾两个人的关系,希望手足间相亲相爱……
生活质量差距
看到一个母亲在催自己女儿生二胎。
母亲:"生个二胎,等你年纪大了就知道二胎的好!"
女儿:"生二胎要花很多钱的!"
母亲鄙夷道:"你不生二胎,也没钱存,生二胎,还是没钱存,还不如生!"
女儿哑口无言。
其实这就是独生家庭和二胎家庭的差距。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普通家庭,花钱都得计划着花。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生不生二胎,都没多少钱能够存,但是独生家庭时候的生活质量,绝对要比二胎时候的生活质量要高!
所以,赚钱,很要紧啊!
有钱不是万能;
没钱万万不能。
总的来说,独生子女家庭的幸福指数,绝对不比二胎家庭的幸福指数低,所以,依照自己的想法、精力、经济、教育水平来,才能让家庭收获更多的幸福感、松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