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柠檬水赚254元 景区市场缺口何解?律师:没有侵害消费者的权益!(2)

2025-05-22 17:15  零度时评

当上海迪士尼的农夫山泉卖20块、张家界山顶的"10块钱矿泉水+15块泡面"套餐成为默认规则时,景区就不是在做生意了--他们是在拿风景当人质,逼游客交赎金。

网友的愤怒点在哪?

1. 垄断式暴利太扎心

景区商家交着50%营业额的"场地费",转头把成本翻5倍转嫁给游客。就像你去长城看风景,结果每口空气都要收门票,这波操作直接触发"公共资源私有化"的集体愤怒。

2. 矿泉水刺客现原形

当某博主实测景区矿泉水比星巴克还贵,话题#景区刺客图鉴#直接冲上热搜。年轻人不是怕花钱,是恨这种"坐地起价"的羞辱式消费--高铁站卖3块的面包,到了景区摇身变成15块,连包装都没换!

3. 法律武器成摆设

《景区管理条例》写着"民生商品需限价",但商家总玩文字游戏:冰可乐算"冷链运输特殊商品",手冲咖啡是"特色服务体验"。网友气到自创"景区价格计算器":1元矿泉水×3(场地成本)+5(人力成本)=10元?这公式比量子力学还玄学!

就像当年滴滴用私家车挑战出租车垄断,某些"违法"行为其实是市场自发的修正信号。今天,3.4元的奶茶倒卖6元,挑战的是景区商圈的"坐地起价"现象。网友支持的不是违规,而是市场对不合理定价的自发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