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赖清德、蔡英文就职,拒不参加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2025-11-02 19:48  头条

11月1日这天,在整个台湾政治的时序里,其实是蓝营内部摊牌的一天,谁能握住蓝营"团结权",谁才有资格谈2028。

韩国瑜在立法机构的位置越做越娴熟,蒋万安掌握台北这座资源密度最高的城市,两条2028蓝营路线都站得住。郑丽文把话说的很明白,国民党2028不是只有一个人选,她支持度够就亲自上阵,不够就做造王者,进可攻、退可守。反衬之下,卢秀燕的政治落点被挤压,空间越算越小。更关键的是,郑丽文的"进退有理"叙事,本质在塑造一种蓝营内部的新共识,不是靠"资历"排位,而是靠"战绩"说服,这正动摇过去国民党内部"谁资格资深谁就坐中位"的那种旧范式。

这一切的源头在大罢免之后。朱立伦公开喊卢秀燕"接棒",而党内基层与中生代实际上希望郑丽文参选主席。郑丽文当时也说了参选的条件,只要卢不选,她才登记;同时明确主张2028必须走"初选"机制,由党内竞争产生最强候选人。与此并行,郝龙斌、罗智强或明或暗表示,若当选党主席,将征召或支持卢秀燕出战2028。

卢以"忙台中市政"为由不选主席,算盘是等"黄袍加身",最终却被郑当选当场打断。这是卢政治判断的核心错误:她把"主席=自然自动归于她"当成现实结构,但实际上党内资源与叙事权重已在流动,那一刻她没看见"权力流向"已经从她身上脱钩。

随后台中爆发非洲猪瘟,卢秀燕"优质市政"的招牌跌落,蓝营内部对她的信赖与号召力同步走低。市政硬伤摆在台面,她若不主动出招重建存在感,2028的位置就会从竞争者滑向边缘。而台中这个市政重镇,长期是蓝营在中部能稳住盘面的"发动机",一旦这块牌发黑,她就不再有"我是能把蓝营带回中线"的说服力,连内部交换筹码都失去议价能力。

而且在11月1日国民党举行全代会与郑丽文就职典礼这天,卢秀燕为首,侯友宜、张善政等近十位蓝营县市长集体缺席;中部"卢系"立委也不参加,这已不是含糊抵触,而是公开亮牌。对照之下,卢请假出席赖清德就职,并延后台中市议会总质询;轮到郑丽文就职,她以"非洲猪瘟疫情"为由拒出席,但台中非洲猪瘟发布会一向由副市长郑照新主持,并不需要她事必躬亲。整套动作指向明确:她就是要与郑丽文对干。这一天,就是卢把"反郑"从暗线推上明台的日子。

岛内名嘴黄暐瀚的解读是关键一环,他说马英九在郑丽文就职演说时落泪,是因为看到了国民党重返执政的机会;按他的判断,郑丽文2028的参选可能性已经突破五成。只要她把蓝营拢成一块,并在2026县市长选举打出胜势,就自然具备2028的正当性与资格。

归根结底,争夺点并非口号路线,而是"团结权"本身--谁能获得把蓝营重新拢合的钥匙,谁就定义2028。钥匙若落在郑丽文手上,队形迅速定型,卢秀燕的路线就被卡死。这不是理念之争,而是生存空间冲突,按现在的轨迹推进,两套系统撕破脸只是时间问题。而撕破脸之后,蓝营不一定内伤,反而可能完成"谁是真核心谁是假核心"的筛选,最终把真正能打仗的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