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止跌回稳
关键是把库存降下来
九月底中央打出了新一轮救市组合拳,并重磅定调房地产"止跌回稳"。可以说,这是自2021年救市以来,对于房地产走向最明确也最有力的定调。
当前的大环境,用"内忧外患"来形容恐怕都不为过。要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显然并不容易。但再难,都必须做,而且必须做成。
1、大环境要求,房地产必须止跌回稳
明源君此前曾不止一次提到,不要低估中央稳房地产的决心。
现在,这句话有必要再提醒一次。因为,站在当前这个特殊节点上,房地产企稳的必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知道,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消费、投资、出口。
自特朗普当选那一刻起,"出口"注定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必须做好最坏打算。
而投资方面,基建投资的边际效应已明显减弱,加上地方普遍面临化债压力,基建大规模扩张显然也不现实。
出口不行,基建承压,消费无论如何都必须顶起来,经济发展才有戏。
而在消费端,楼市是重中之重。
房子才是最大额的消费品。没有房子作为载体,其他的消费,即便是家电家具等更新,都只是小打小闹。
而一旦房地产交易回温,将带动下游装修装饰家电家具等一系列产业一起升温。让更多人加入到这个大宗消费,才能让内循环有效的跑起来。
2、去库存才能稳房价,稳房价才能稳成交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当前房地产最大的问题在于供需失衡,也就是供应过多而有效需求不足。
中央提出的房地产"止跌回稳",首先是价格止跌回稳。
如果复盘近三年的政策,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变化。
前两年,常常听到某地限制房地产项目降价的消息。而当前,商品房备案价制度已普遍废除,土地出让也取消了限价。从土地供应到住宅销售,都重新回到市场定价。
这就应了那句话:堵不如疏。面对持续低迷的楼市,当前的政策是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为购房者和房地产企业提供支持,核心就是推动楼市去库存,从而实现房地产止跌回稳。
需求端:释放潜在购房力,驱动有需求的群体入市。
一方面,楼市过热时期出台的各种调控手段,包括限购、限贷、限价、限商、限售等,除了个别城市外基本都取消了。
放宽购房门槛,是为了释放潜在购买力,让有需求的群体能够放心置业。
二是降低购房成本。包括降首付比例、降房贷利率、取消豪宅税、提高契税标准等,都是为了降低购房压力;还有一些地方还直接给购房发补贴,也是类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