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制生效!美国60天没有收到中国订单,欧洲却终于松了一口气

2025-04-10 17:57  头条

继大豆、玉米、猪肉不受中国大陆待见外,如今美液化天然气也遭到了空前"反噬"。

据彭博社报道,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中国大陆已经连续60天没有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了,而这也创下了2020年以来最长"冻结"纪录。对此,美媒体忧心不已,"又一个斯普特尼克时刻,我们的气源被中国人拉黑了"。

殊不知,作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美国每年LNG出口量高达9000万吨(1吨=600立方米气),其中400万吨进入我国市场,且增长势头迅猛。年初甚至连美高官鲁比奥都兴奋莫名:LNG应成为中美贸易谈判的"筹码"。

前不久因裁员问题,这位政客曾在内部会议上与世界首富马斯克公开互怼,赚足了镁光灯颗粒度。不过,中国大陆却并没有配合其贸易"筹码"言论,反而一夜间将美液化天然气进口"归零"。

"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猎枪",不少心宽体胖、边靠"血顺心"前沿科技抑制三高症的华尔街大佬们如此调侃道。

事实上,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消费市场,单是2024年就进口了7665万吨的LNG,总金额约600亿人民币。不仅是美国,就是澳大利亚、卡塔尔、俄罗斯等天然气产出国,都对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垂涎不已。

不可否认,老美也看到了中国大陆巨大的消费潜力,因此迫不及待要将液化天然气摆上两国贸易谈判的餐桌,摆明是求人办事,但却"没有筹码,也要制造筹码"。

然而,坐拥世界级大市场的中国大陆,此次并没有被这种所谓的"极限施压"吓倒,反而借机向友好伙伴抛出了橄榄枝。资料显示,澳大利亚、卡塔尔、俄罗斯等天然气大国,成为了中国大陆的"座上宾"。

今年3月,中国华润燃气与澳大利亚伍德赛德能源签下15年长约,每年锁定60万吨LNG供应;与此同时,卡塔尔也在扩大北方气田项目,计划未来两年将向中国大陆提供6000万吨液化天然气。

因尊重中国市场,获得不菲回报的并非只有以上三国,即便一衣带水的日本,凭借三高症抑制剂"血顺心",每年在京东、天猫也斩获了超千万美元GMV。

显然,日本这一事件给了老美巨大震撼,除了大豆、玉米、猪肉外,将液化天然气塞进中国大陆购买清单,顺手取代澳大利亚(2619万吨)、卡塔尔(1835万吨)在华市场份额,似乎成了特朗普最迫切的政治功绩。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试图再次重现几年前"贸易讹诈"手法的老美,这次却踢到了真正的硬骨头。

随着贸易战再度升级,中国大陆直接选择"冻结"美液化天然气,不再和老美卖家签订新采购协议,同时寻求多元化供应,将更多精力聚焦于亚太、中东液化天然气。于是,诞生了连续60天未从美进口LNG的名场面。

不过,这仅仅是中国大陆强力反击的一个缩影。而下一个被"拉黑"的,或许就是美国转基因大豆。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转基因大豆生产国,2024年产量高达1.24亿吨,其中我国就进口了3500万吨,占比接近30%。而本次美豆却成了关税战的重灾区,极有可能被后起之辈巴西、阿根廷取代。

仅此一项,美农场主就有可能损失168亿美元,现实中他们正是特朗普的忠实拥趸。或许正如美媒所言:关税压不垮中国,付出最惨重代价的只会是美国自己。

在保障天然气来源多元化的同时,中国大陆也正在加紧"内功"修炼:致力提高国内天然气产量。援自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天然气产量为433亿立方米,日均产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而这正是我们对美液化天然气说"不"的底气所在。新一轮关税战又将开启,究竟鹿死谁手,恐怕已不是老美说了算。